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厦门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锚定航向。一年来,厦门从传统中来到传承中去,强化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在传承与发展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近日,女子群舞《一线一雕一世界》在厦门国际时尚周开幕大秀上精彩亮相,这个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创排的舞蹈,取材于国家级非遗“蔡氏漆线雕”同名作品,通过深度挖掘闽南非遗文化,用柔美舞姿将“一线一雕”的工艺美学完美呈现。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舞蹈演员 袁昕:让传统工艺纹样与舞蹈的柔美灵动碰撞出独特魅力,我们特别希望借助这个国际时尚平台,让更多像这样带着厦门地域特色,满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通过持续开展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厦门不断激活院团的内生动力和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力。高甲戏电影《阿搭嫂》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实现厦门产戏曲电影在金鸡奖“零的突破”,小白鹭《母亲桥》《心中的红潮绿浪》两件原创舞蹈作品入围今年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下个月,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沉沉的厝里情》舞剧,将开启第三轮全国巡演,让闽南文化走向全国。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主任 林乃桢:这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深耕地域文化剧目创作,接下来我们还将联动非遗项目与厦门本土文化特色打造系列作品,助力闽南文化传承,推动厦门在地文化影响力提升。

厦门以自身文化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新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当前,厦门正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化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加强建设闽南文化厦门生态保护区。

道南楼红砖砌筑,南薰楼绿瓦飞檐,龙舟池出江入海……漫步在集美学村,每一景、每一物都彰显着“嘉庚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一年来,厦门用多元手段保护嘉庚教育遗产,全国首部教育遗产保护地方政府规章《厦门市嘉庚教育遗产保护办法》施行,嘉庚教育遗产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去年10月完成修缮、重新对外开放的陈嘉庚先生故居还原了1958年到1960年期间陈嘉庚在此居住时的原貌,真实再现嘉庚先生勤俭朴素、克己奉公的工作生活场景。一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50万人次。

马来西亚游客 刘溧娟:(陈嘉庚)为大家为人民,然后自己朴素地过这种比较简单的生活。以前我们也是中国的祖先到马来西亚去的,我们也要告诉我们的孩子要向他学习。

江苏游客 陶涛:今天能有这样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很多前辈付出了很多心血。像陈嘉庚这样有拳拳报国之心,我觉得是最大的教育意义。

目前,完成保护修缮的一系列嘉庚建筑被打造成弘扬嘉庚精神的“实景课堂”,不仅原有风貌和建筑特色得以保存,也为其他文物建筑的修缮提供了借鉴。

集美学校委员会鳌园管理处主任 王铮铮:牢记总书记嘱托,校委会将对所管辖的嘉庚教育遗产进行全面盘点、合理规划,继续统筹做好修缮利用工作,助力嘉庚教育遗产保护传承。

一年来,厦门在提升文化影响力上笃定前行、守正创新。上半年,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正式开园,累计接待超50万市民游客;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厦门将博饼、花灯、非遗技艺等元素融入全域旅游场景,来厦旅游海外订单同比增长65.3%,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双向赋能。

集美大学副教授 余娜:让厦门的文化遗产在精心呵护中“活”起来让独具厦门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融合碰撞中“潮”起来不断推动闽南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多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际交流,努力打造更具辨识度、更强影响力的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