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三公司入厦四十一年,“第一支建筑先锋队”持续建功鹭岛
当前,中建三局三公司在厦承建的11个项目(其中 7个为省市重点项目)正全速推进中,累计近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智能机器人与BIM技术大放异彩——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冲刺年底基本建成,抖音向量空间办公楼成为滨北超级总部基地首个投用项目,厦门农商银行总部大厦项目提前一个月主体结构封顶,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多次承办全国、省、市级观摩会,智能建造引领行业……
一年来,厦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来,在厦央企中建三局三公司将殷殷嘱托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强劲动力,持续将央企责任注入城市建设发展中,为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画卷奋勇争先、开拓创新。
今年是中建三局三公司入厦深耕的第41年,从1984年157天建成富山国际展览城、创造闻名的“富山速度”,到如今承建抖音向量空间、参与承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等一批新时代城市地标,在厦门这片热土上,中建三局三公司传承“富山精神”,以一系列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科技智慧赋能 加速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
长期以来,中建三局三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这一年来,公司通过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通过智慧工地、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升级,以科技智慧赋能加速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再增“窗口”。
在中建三局承建的机场航站区二标段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航站楼指廊屋面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调试工作。这是目前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航站楼屋面光伏系统,整体装机容量达11.5兆瓦,可以满足航站楼10%的用电需求,全年减碳量约1.1万吨。绿色机场建设的背后是中建三局联合厦门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 “沿海地区超大面积屋面光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在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南、北货运区项目工程中,中建三局全面推行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塔机智能集控系统、AI安全帽、智能巡检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通过“1+18”安全制度矩阵与6S标准化管理,实现全过程安全生产零事故,打造“智慧+标准”双轮驱动的新型管理体系。
今年来,中建三局三公司获评厦门市智能建造示范项目1个、福建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5个。“我们不仅在建造一座新机场,更是在为厦门打造一个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项目负责人表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项目是公司践行“闯出新路”“奋勇争先”“作出示范”重要要求的关键落子,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强引擎,更以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为这座百年工程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传承弘扬“富山精神” 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中建三局三公司在一系列重点项目中,持续展现建筑央企的水平与效率——154米高的厦门农商银行总部大厦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攻克了外立面双曲面复杂幕墙结构的施工难题,将成为两岸金融中心新地标;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翔安校区,扩建项目教学实训楼组团三主体结构封顶,采用鹰眼智慧施工监管平台,依托各类智能建造设备,打造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为厦门职业教育拓展空间;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创新基地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率先规模化应用“梁板一体化免模免撑装配式楼盖”技术,实现效率提升30%,正为厦门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集美杏滨安置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项目QC成果获省级、市级一等奖,科技正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从金融地标到民生工程,从交通基础设施到产业园区,每一个项目都是我们的名片,我们参与的是厦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重要侧面。”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大俊说。
今年是中建三局三公司深耕厦门的第41年。中建三局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延波深情回顾:“我们是中建三局第一支踏入厦门经济特区土地的队伍,这是我们的荣光,更是我们的责任。”
四十一年弹指一挥间,这支“第一支铁军”在厦门扎根生长——从一片水稻田到拔地而起的富山展览城,中建三局只用了157天;从稻田上的“富山速度”到如今人机协同的智能工地一个个涌现,从建筑工人借宿奶牛场到累计承建超过200项重点工程……李大俊说,走过41载,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和城市面貌,不变的是中建三局三公司对这座城市的承诺。面对未来,他坚定表示:“作为中建三局第一支入厦的先锋队,我们将传承弘扬‘富山精神’,立足特区,奋勇争先,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