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去城中村里感受厦门烟火气,成了市民游客的新选择。一年来,厦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包容性发展与精细化治理并重,持续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不少城中村旧貌换新颜。今天记者带您走进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城中村--集美大社,一起在那里过个节,实地感受城中村的变化与活力。

下午的集美大社,人群熙熙攘攘,或是穿梭于红砖古厝间,或是走进一家糖水小铺,大家在城中村里将脚步放慢,以美食美景,定格美好时光。

浙江游客:我觉得这边还是挺热闹的,把涂鸦,还有一些本土文化表达出来,让我们外地来游客能感受到。

截至目前,集美大社国庆假期游客接待量相较同期增长约三成。通过盘活自建房、闲置空间,仅过去一年,集美大社新增商铺近70家,居民收入实现显著增长。这一喜人的变化,离不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持续推进,从完善供水供电,到见缝插绿提升环境,再到打造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社区软件、硬件条件全面提升。集美街道浔江社区介绍,着眼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后半篇文章,社区还在不断激活大社的“造血”能力,返乡创业青年便是其中的主力之一。

集美大社返乡创业青年 陈思雄:你要哪一个,黑芝麻麻薯是吗?好的。

这个文化复合空间,由返乡创业青年陈思雄打造,前身是荒废了20年的集美老饼厂,如今,这里前面吃饼、中间喝茶、后面吃饭,人气十足。

上海游客:买了状元饼,顺便还体验了下博饼,觉得挺有意思的。

陈思雄说,这是他返乡创业以来最忙的一个国庆假期,乘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东风,一年来,村里日新月异,缆线落地了、街区整洁了、游客也多了。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创业青年之所以回到大社、来到大社,是想保留这独一份的文化基因。为此,他们联合街道、社区,持续壮大集美大社商业联盟,既倡导诚信经营,也碰撞思想火花,梳理更多新奇有趣的大社旅游玩法。

集美大社返乡创业青年 陈思雄:目前,大社商业联盟有将近100户商家,都在为大社整体的旅游环境(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大社商业联盟、城中村改造,能留住更多的游客,让更多的大社居民融入其中,这是最关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强化全面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城中村便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浔江社区还在深挖侨乡文化,推进文确楼、其昌堂、嘉庚先生出生地等古厝的保护利用,擦亮侨乡品牌,提升海内外影响力。踏入老宅文确楼,这里不仅历史氛围浓厚,还融入有文创零售、南洋下午茶等创意表达。庭院前,集美本地乐团的年轻人们,正忙着筹备一场时光音乐会。

创业青年 罗婕:来集美大社我觉得是有惊喜感的,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性,还有很多年轻人。9月30日刚刚开始试营业,游客还是挺多的,大家给到我们的反馈都蛮好的,会觉得老楼活起来了、动起来了,我们当然很开心,觉得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集美街道浔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蔡贞娜:下一步,我们社区也是要立足街区、景区、学区,三区融合的特点,挖掘新时代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想把大社打造成既复古又现代的社区。

夜幕降临,时光音乐会如约开唱,新生老宅化身文艺空间。厦门城中村的蝶变故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