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国庆中秋一起过,月饼成为不可或缺的美食,作为闽南月饼文化的鲜活载体,同安的月饼享誉海内外,月饼手艺人一直坚守手工匠心与传统风味,每道工序都封存着同安当地传统的团圆记忆与文化密码。那么,同安的古法月饼是如何制作的呢?我们带您去探秘。

这里是位于同安区凤山路的一家老字号饼店,中秋将至,店里已经忙活起来。老板蔡水彬曾是原同安食品厂的工人,后来在同安开了4家饼铺,始终坚持古法制作。

饼铺老板 蔡水彬:馅料一定要选择东北绿豆脱壳的,提前浸泡熬馅,一定要提前一天把它熬好,尤其在做净素的这个酥,也要提前一天打起来,做出来的,才能够做到像猪油做的酥的效果。因为我们做这个是净素的,所以我们这个有特别要求。

前一日慢火熬煮的绿豆沙馅透着清甜,次日清晨,擀酥皮、包馅、点缀图案、入炉烘烤的工序便依次展开。这些纯手工制作的酥皮月饼,以“油而不腻、入口即化”的口感俘获人心,连牙口不好的老人都能轻松享用。

饼铺老板 蔡水彬:我们现在做这个月饼,特别是这几年,就是选择低糖,我们月饼也有做一些半咸半甜的。像我们这种手工的店,一个中秋节我们最多只能加工到2000斤的绿豆。这两天旧的绿豆熬馅熬完了,我们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所以说,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闽南博饼文化深深烙印在同安月饼的制作中。饼铺特意打造的“会饼”套装里,个头最大、用料最足的月饼对应博饼中的“状元”,稍小一些的则依次匹配“对堂”“三红”等不同等级,成为同安人中秋聚会的必备品。由于工艺繁琐,纯手工月饼常常供不应求,古老的味道不仅得到本地人的认可,许多省外及海内外的民众也非常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