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厅公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入库培育名单,厦门25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榜。

海普锐:线束“智”造 实现降本增效

入选企业海普锐主要从事数字化高端线束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在电力、通信、交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高压线束设备也迎来需求爆发,海普锐在2022年率先推出了新能源高压线束智能解决方案,把高精度3D视觉、多机器人柔性协同等核心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及安全性,推动高压线束制造从“靠人工”转向“靠AI”。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晔:新能源高压线束这个领域,过去工艺复杂,技术要求特别高,基本上是“无人区”,原本用人工来做的话,可能需要五六十个人在一个产线上工作。自从有了我们设备,可以把人数一下减到十来个人,对于他们的生产效率,包括生产的品质来说,都是有大大的提高。

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技术中心共有一百多名研发人员,年均研发投入占比约12%。团队中既有机电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有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方向的高端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晔:这几年我们已经拿下300多项专利,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耕新能源高压线束加工,针对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开发更先进的设备,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输配电和工业电气领域加快布局,研发新一代智能化、高端化设备。

汇盛生物:“原生DHA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同样入选入库培育名单的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专注于微生物发酵领域。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技术中心共有37人,形成了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核心,以高校院士和教授等为研发顾问代表的复合型研发技术团队,研究微生物定向发酵、反刍动物过瘤胃产品开发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企业利用定向发酵技术,研发出裂壶藻粉,添加在奶牛日粮中,能让奶牛自然产出富含DHA的牛奶。

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钟惠昌:我们现在也已经获得中国、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授权发明专利,我们以裂壶藻粉饲喂奶牛的技术,经过科技成果鉴定,是获得一个国际领先水平的认证,目前我们是作为伊利、蒙牛以及光明等国内乳业巨头,算是第一供应商。

负责人介绍,企业拥有藻种专利、发酵专利、制备专利以及养殖专利等完整的专利链。看好银发经济,企业将未来三年的主要研发方向,放在EPA藻油的产业化上。

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钟惠昌:EPA作为血管清道夫,对于中老年人,是有很大的一个需求,我们研发团队着力于把裂壶藻进行一个筛选,通过人工的筛选或者是做一些诱变,使它能够高产EPA藻油。

厦门已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4家

据了解,工信部门将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入库企业的培育提升和政策扶持,重点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工艺设计和改进能力、成果吸收和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入库企业申报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等。截至目前,厦门共有企业技术中心31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4家。4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超过12000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超过5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