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当前,厦门正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并拉动外贸发展向“新”而行。厦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厦门以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出口超300亿元。

厦企新能源产品出海忙

眼前整齐排列的这些户外储能柜,是量道储能即将向欧盟地区出口的最新一批产品。这样的储能柜内部装有多组锂电池内芯,就像一个大型的“充电宝”,为工厂、商超提供新能源电力支持。瞄准全球绿色能源需求上升的市场机遇,这家厦企今年海外订单迎来大幅增长。

厦门量道储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 林崇英:今年1-8月份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有140%,(出口)金额已经5000万美元左右。今年开春以来,欧洲整个市场储能需求有一个大爆发,更加重视新型储能的应用,我们长期耕耘海外市场,比别人快一步地把握到市场的时机,整个订单情况挺不错的。

不断开展技术研发攻关,量道储能攻克储能系统在高海拔、低温、低氧、大风等极端环境下的运行难题,将产品应用到了高山、高原、赤道地带的光储微网项目中。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已在70多个国家地区交付了500多个光储项目。眼下,他们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厦门量道储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 林崇英:包括目前比较热门的金砖市场,非洲、拉美、南美这一带也都是我们后续大力拓展的市场。(厦门)政府非常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引进了很多上下游配套的供应商,加快我们出口的通关速度。

加快打造全球锂电池海运枢纽

厦企绿色能源产品交付全球客户,离不开厦门港高效口岸营商环境的支撑。自2022年7月率先开展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批量混载海运出口试点以来,厦门已在该领域积累多项“全国第一”:推出全国首份海运指南、发布全国首部锂电池海运安全行业标准、全国首个相关运输合同范本,持续优化电、光、锂“新三样”优势产品出口通关服务,打造国际锂电池海运枢纽。

厦门集同海关加工贸易科副科长 司博文:“新三样”出口量的增长,彰显了厦门外贸结构的升级,体现了厦门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绿色低碳竞争优势。我们推行“提前申报+出口直装”,叠加“并批查验+集中出证”,满足多企业,多批次产品并行通关需求,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持续助力锂电池,光伏设备等外贸“新三样”产品加速出海。

前8月厦门“新三样”产品出口327.6亿元 增长8.3%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厦门市出口“新三样”产品327.58亿元,同比增长8.3%。锂电池出口269.22亿元,增长0.93%,占同期全市“新三样”出口总值超八成;电动汽车出口45.90亿元,增长94.11%;光伏产品出口12.46亿元,增长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