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开幕:一批金砖合作成果集中发布 展示务实伙伴关系
今年是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五周年,在上午(16日)的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一批工业化、数字化等领域的工作成果集中发布,14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共同见证在伙伴关系引领下,各国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
一批金砖合作成果集中发布 展示务实伙伴关系
活动现场,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发布年度合作成果,并启动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暨金砖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已有70多家成员单位加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合作网络的首个节点——厦门节点今天正式启动。论坛还发布了《新型工业化国际合作倡议》扩员和行动计划。
14个产业合作项目签约 激发金砖合作新动能
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扩员,金砖产业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包含“创新实践”工程创新中心、瑞氟龙滤膜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内的14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
俄罗斯Quantum R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经理 斯莱萨连科·谢尔盖:此次签约的项目是瑞氟龙系列膜材料,我们对表面进行改性和质子传导,提升产品效率和经济性,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氢能生产、航空航天等。我们将在厦门成立公司,去生产最终落地应用的产品。
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吕翊:我们跟厦门市湖里区,我们一起搭建的数贸通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平台的这样的一个项目。后续我们希望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的引领之下,使得我们进出口结算环节,变得更加安全、更加便捷。
30名学员获金鹭奖学金
在颁奖环节,主办方为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金鹭奖学金是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首期研修班已于今年8月28日在厦门开班,来自巴西、俄罗斯等22个国家的30名学员获得首批奖学金。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围绕新工业革命领域诞生了一批创新产品、标准及应用案例。本届大赛共设置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装备产业等五大赛道,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的1396 个项目参赛,最终共有30个项目脱颖而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带来的智巡长空-空天地一体电磁频谱监测系统,获得了低空产业赛道的一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频谱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徐睿:我们这次的项目主要是在三维频谱高精度的监测和干扰溯源,低空干扰溯源方面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突破,可以有效保障我们国家的低空专网通信基站的建设和低空航路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