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参评,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双双进入全国A类及东部A类。这是厦门市综合保税区首次进入全国前10。

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0项量化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每年评估一次,是体现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标。2024年度评估结果显示,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排名全国第8名、东部第6名,较去年分别提升28名、20名,定性指标得分全国第1;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排名全国第14名、东部第11名,较去年分别提升9名、7名。

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6.27平方公里,积极培育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保税+”新业态。区内打造的保税维修产业园,通过开展手机维修、一次性相机维修和汽车变速器维修等,在2024年实现进出口超千万美元。在跨境电商特色业务方面,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占厦门关区同类业务95%以上,形成美妆、酒水、母婴用品、汽车润滑油四大销售品类,丰富了海沧港综保区跨境电商生态产业链。

香港上市企业嘉顺达物流,在2013年入驻海沧港综合保税区,主要为跨国企业提供端对端的供应链和国际物流解决方案。眼前这个4万多平方米的立体仓库,是企业的物流中心,仓库里35台智能机器人每天最多可以处理1万个订单。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着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他们的业务更加多元。以企业去年在园区落地的“区内直转”模式为例,保税货物可以在不进出综合保税区的前提下进行转仓,用数据“跑”替代货物“跑”,大幅降低物流和仓储成本。

嘉顺达物流(厦门)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仓储运营负责人 陈灵超:我们会积极提升仓库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我们也会依托综保区的政策优势,把那些成功经验,比如说“区内直转”模式,复刻到更多的客户和项目中,更加关注跨境电商、高科技制造业,拓展更多的业务机会,服务更广阔的市场。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市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0.6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集拼、分拨配送等传统业务,积极拓展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保税服务等新业态。与此同时,象屿综合保税区还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融资租赁聚集区,推动航空、航运、集成电路、医疗设备、影视文化等实体产业发展,二手飞机租赁位居全国第一。

区内企业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是象屿综合保税区的业主单位,今年,企业对跨境电商场站进行扩容升级,投用丝路海运跨境电商(东渡)集拼中心,跨境电商场站实现仓库面积翻番。相关负责人介绍,集拼中心将以对台业务为核心,延伸东南亚快线业务,按照规划,往后,一般出口、保税出口、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可以在这以多业态集拼的方式,采用“先查验后装箱”的监管模式进行出口申报。

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林旭峰:2023年到2024年,连续两年保持对台海运快件超50%市场份额的良好成绩。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提升信息化联网管理,继续探索跨境电商多业务集拼模式,争取实现多业务集拼中心的智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