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见证开放,合作链接全球。今天的《“九八”观察》,我们带您用数字丈量这场国际投资盛会的“含金量”,感受中国机遇背后的开放脉搏。

记者 婉岐:今年的“九八”朋友圈再次扩容——吸引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参会,其中包含7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新老朋友齐聚厦门,共赴这场“九八”之约。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经济委员会局长 瑞文·维克拉玛苏利亚:我来自斯里兰卡,多年来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斯里兰卡在扩大和完善“一带一路”项目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员工 Gabriel Arenazio :我来自巴西,这是一个非凡的机会,不仅对我们新开发银行,而且对所有其他公司都是如此。大家在这里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机遇。

记者 婉岐:围绕“中国投资”“投资中国”“国际投资”三大板块,今年投洽会在12万平方米的展馆中,精心设置了展览区、路演区和投洽区。行走其中,您能明显感受到,投洽会与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不同的是,它的“纯度”——从展馆到论坛,所有空间只有一个核心功能:投资。

作为中国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匈牙利2015年首次参加“九八”投洽会,设置90平方米的展馆,成功签约总投资39.8亿元的项目。随着中匈经贸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匈牙利的展馆扩大到156平方米,不仅带来了创新农产品、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多领域项目,更通过B2B对接会,推动匈牙利企业与客商直接互动,开拓合作新机遇。

匈牙利外交和贸易部对外经济关系副国务秘书 卡塔林·比哈里:去年,匈牙利吸引中国投资总额,占中国对欧盟及英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1%,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投资,我们相信投洽会是一个优秀的平台。

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 蔡伟毅:中国经济已经从“引进来”转向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下,如何引导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更好地在全球实现投资布局,这也需要一个展会的宏观指引,在“九八”投资贸易洽谈会体现得特别明显。

聚焦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热点领域,本届投洽会吸引了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隐形冠军”企业齐聚于此,新质生产力展区面积扩大至1.6万平方米,专精特新企业国际合作专区,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翻一番。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向“新”而行、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的生动注脚。

尼泊尔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苏希尔·贾瓦力 :例如数字经济、能源部门、旅游业以及农业领域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我们希望吸引这些(企业)为技术(转移)提供机会。

记者 婉岐:作为全球开放合作的“金钥匙”,投洽会一直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桥梁作用,当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图景徐徐展开,无数跨国企业、国际机构跨越山海而来,为的是当下,也是未来。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运营总裁 汪润怡:对自动驾驶,对新能源这些高科技的层面安全、高效,甚至说全球最高水准的一种期望和追求,如果我们要站在前沿,我们就必须在中国深耕,所以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海丝国际仲裁促进中心负责人 安寿志:我们在服务国外的客户和企业时,他们都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和先进产业的中心以及创新的世界中心,他们认为投资中国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投资未来也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他们都希望能够跟中国有更多的经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