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今年以来,厦门坚持就业政策优先、就业结构优化、就业服务提质的发展思路,从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多方协同、精准服务等多个维度发力,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前,全市登记在职职工保持在260万左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政策精准滴灌 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今年以来,奥佳华集团旗下的按摩椅生产工厂订单稳定,一开春就有350人左右的用工需求,包括技术工种和普通作业员。在市、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企业一边通过零工驿站、现场招聘会招工,一边远赴贵州、云南、宁夏泾源县等地参加“春风行动”,3月底基本完成了用工需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部门还从稳岗、招工、降本等多个维度,推出多项用工补贴优惠政策,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用工支持。

奥佳华集团按摩椅平台人力行政总监 何兵:首次来厦的补贴,是做满三个月,由政府补贴500块钱。招收高校应届生也有补贴,有大概1500块钱左右。招收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贫困户,也有补助。它是以减免税收的形式来体现,多的有几十万,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稳岗返还、吸纳就业奖补、失业保险稳岗等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市减收失业保险费8.44亿元,惠及26万余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0.93亿元,惠及3.9万家企业;支持企业招工招才,已发放各类惠企补贴0.7亿元,惠及4755家企业。

创新服务模式 助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为了给各类企业和求职群体创造更多招才引智和就业创业的机会,市人社部门打造了“一九好鹭职”品牌,将每月的19日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日。8月就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需求,举办夜市招聘和创业大赛,以会招才、以赛聚才。

夜幕降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夜市招聘会在中山路步行街热闹开市,近40家厦门优质企业沿街“摆摊”,提供生物科技、教育培训、电子制造与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就业岗位。小吴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想要找一份与平面设计有关的工作,从网上了解到有心仪的企业和岗位后便来到了招聘会现场。

应届毕业生 小吴:省去了网上投简历的时间,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跟企业的人进行交流,有机会他们也说会及时反馈给我。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专员 谢婷俊:除了基础的学历要求、专业要求,我们更加看重候选人的潜力、优秀的学习能力、扎实的逻辑思维、主动性、协作性,以及和我们企业的一个契合程度。

活动现场还设置“政策锦囊”放送、“简历焕新”指导、“直播带岗”互动、“零工市场”导航等特色服务专区。活动共吸引线上线下超2400人参与、达成就业意向89人次。

厦门市劳动就业中心副主任 张金玲:下一步,我们将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配套开展特色服务。这些活动将形成常态化的服务机制,持续为各类企业和求职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在福建省首届“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厦门选拔赛上,15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将代表厦门征战省赛。其中,塔斯动力(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人机智能融合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让人印象深刻,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款瞄准老龄化市场的人工智能产品,去年已销售超100万元,预计到2027年总营收将超过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超150个。

厦门市创业创新协会执行会长 柯明国: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282个项目参加,总体上来讲项目的覆盖面是广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为我们大学生留厦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业创新的土壤。

着眼产业需求 优化就业结构新路径

着眼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要求,我市还积极探索就业结构优化新路径。市人社局推动实施“技能提升、人才评价、提质挖潜”三大行动,打造“鹭岛匠心之光”技能人才宣传品牌,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等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44万人次,拨付资金2621.55万元,助力企业培养实用技能人才,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