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工程南北跑道贯通:预计2026年3月具备校飞条件
今天(8月30日)上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迎来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本期在建的北一、南一两条跑道顺利实现双线贯通。
记者 刘晓俊:我现在是在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北一跑道,随着最后一仓道面混凝土浇筑完成,本期在建的北一、南一两条跑道顺利实现双线贯通。这也意味着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离基本建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是我国“十四五”期间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本期规划建设55万平方米T1航站楼以及北一、南一双跑道。其中,北一跑道飞行区按照4F级建设,跑道长3800米、宽45米;可起降A380、B747等重型宽体客机。南一跑道飞行区建设等级为4E级,略低于北跑道,跑道长3600米、宽45米。相比高崎机场,翔安国际机场跑道不仅更长、更宽、飞行区等级更高,耐久性要求也进一步提升。
记者 刘晓俊:翔安国际机场跑道结构,由下至上共有四层结构组成,最大厚度可达到1.42米。它们最重要的功能是支撑并扩散飞机荷载以及提供抗滑特性,确保道面耐用、性能良好。同时,跑道抗折强度要求不小于5.0MPa(兆帕),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40辆小轿车同时压在一张A4纸大小面积的跑道上,也不会导致变形或开裂。
与此同时,科技元素的引入也为跑道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据了解,本期建设的两条跑道主降方向都设置III类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系统”。
翔业集团旗下兆翔机场建设公司 飞行区工程部经理 苏昌建:高崎目前我们在用的是Ⅰ类盲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是南北两条跑道(主降方向)都采用Ⅲ类盲降,目前Ⅲ类盲降也是全国目前在用的最高等级的盲降系统。可以接受比较极端的天气,能进行降落的系统。
同时,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将设置IV级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由分布在滑行道上的18200套助航灯组成,类似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该系统通过实时生成“动态光路”智能引导飞机滑行,自动识别、预警潜在安全风险,保障运行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翔业集团旗下兆翔机场建设公司 飞行区工程部经理 苏昌建:两条跑道的贯通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关键的节点,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我们原定的计划目标,接下来我们会全力在滑行道、机坪等相关区域,包括灯光,还有标识标牌系统,加快建设,保证2026年3月具备校飞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