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痛点解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痛点解难题
海沧区持续在“实”字上下功夫,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海沧区将群众关切的校园餐、农村“三资”、养老服务等7项问题纳入区委自选整治项目,序时推动整改;在全市率先出台《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率先全省将鼻咽癌、老年人群脑健康免费筛查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区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委工作专班指导下,前瞻谋划,精心组织。将学习教育与“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相结合,持续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解难题,加快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实效。
提升服务质效 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迎来创新突破的“高光时间”:HPV16型的专利“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馨可宁?9、瑞坦宁?、益佩生?三款重磅创新产品接连获批上市。这些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更以“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在全球生物医药舞台上崭露头角。
耀眼成绩单背后,是海沧结合学习教育,刀刃向内的改革破冰——聚焦企业“成长烦恼”,直击产业“堵点痛点”。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以深化提升企业“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为核心,一线推动深化“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先行先试改革,将企业“进不了窗口”的事项转化为“进得了窗口”的流程,成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枢纽。据统计,今年中心受理企业“进不了窗口”诉求事项154件、办结138件,办结率90%,未办结事项正在加速推进中;累计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58家,帮助企业贡献产值195亿元。
这只是海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的一个缩影。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加快用地出让工作,上半年完成9宗产业用地出让、面积27.3公顷,宗数及面积均位居全市各区第一,为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支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成立服务外贸企业工作小组,率先各区发布《外贸企业服务综合指引》,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上级资金40.5亿元,有力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深入基层一线 解决急难愁盼
暑期来临,在海沧,一些中小学生对学校食堂里的可口饭菜念念不忘。记者了解到,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区教育局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在已有学校负责人陪餐、家长陪餐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局机关领导下校陪餐制,助力解决餐品搭配、餐品口感等问题29个。
与此同时,海沧还建立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553项,构建起全覆盖、全流程监管体系,并在100%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基础上,选取10校试点AI智能抓拍系统,实时监控餐饮消毒等关键环节。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项目省对市县总体评价中,海沧区获得“好”的评价。
在海沧,一件件聚焦群众关切的实事掷地有声:新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全省首家社区乙肝临床治愈门诊,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坐诊,为患者省去奔波成本,还能享受更高医保报销比例;区住建和交通局聚焦“履约质效”解民忧,先后对67家物业服务企业涉及的1121个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问题进行责令整改,进一步保障居民权益;城建集团在海景中路南侧和安捷利美维北侧两处停车场建设爱心驿站,设独立卫浴,并配备空调、冰箱等设施,为集卡司机和户外劳动者送上温暖……
深学求实效,实干见担当。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破解发展难题摆在核心位置,以优良作风推动5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落地,277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行立改,让群众感受到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成效。下一步,海沧区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主题、精准发力,一体推进学查改,在“实”字上下功夫,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