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厦门坚持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遵循,逐步实现了从以厦门岛为中心、“一环数片、众星拱月”城市格局到“一岛一带多组团”城市框架的重大变迁。看远一步,做强一城,《时代答卷》系列报道,今天(7月13日)来看深远谋略引领之下,一座城的成长故事。

“蓝天碧海飞白鹭,波光远影泛渔舟,海景画卷尽展眼前,厦门地铁带您体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在飞驰的地铁上,邂逅诗意海波与落日光影,这段“轨道上的海天一色”,已经成为许多游客来到厦门的“必打卡”坐标。从车窗向外望去,车水马龙的大桥横卧于海面。如今,座座跨越大海的轨道桥隧,连接起了厦门岛与岛外大陆部分。而回看历史,直到1991年厦门大桥通车,才结束了岛内外仅靠一条海堤往来的境况。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林荫新:《发展战略》中特别提到,“市政交通上目前仅靠一条集美海堤作为进出口,车流量已经超过了每天8500辆,日趋饱和,已成为厦门特区发展的障碍”,靠解放初搞的一条(高集)海堤,当时刚刚解放没什么车辆无所谓,后来一下子发展成为一个特区,车辆就不得了,成几何倍数递增,肯定要解决它的交通问题,“富不富先修路”,没有路怎么富嘛。

一座座新桥、新隧道跨过大海,交通这一“任督二脉”被打通了,厦门的城市框架随之拉开。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林荫新:厦门岛本身的面积不大,作为中心城市体量也不够满足。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厦门调研时曾说,“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经济发展腹地,已成厦门建设发展当务之急”。

殷殷嘱托,为城市发展引航定向。2003年,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挂牌成立。

翔安区发改局副局长 罗斌:(窗外)这旁边原来都是农村,真的是农村,(参加工作)来报到的时候,走了半天,感觉怎么这么偏僻的地方,都是农田滩涂。

2005年,翔安区首次对外公开招考干部,大学毕业生罗斌就是其中一名报考者。

翔安区发改局副局长 罗斌:翔安隧道还没有通车的时候,我从岛内要去上班,折腾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到翔安,前年翔安大桥主桥通车的时候,只要过桥5分钟就可以马上到翔安了。

二十年来,从辗转两小时到过桥五分钟,罗斌的“上班路”越走越短,城市的想象空间越变越大。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林荫新:当时国内最著名的几位大师级大专家都过来了,一起论证了一次,确定了“众星拱月 一环数片”的思路。20多年来,我们做了一系列城市空间拓展规划,现在已将16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了478平方公里,其中岛外占比达到7成。

翔安区发改局副局长 罗斌:翔安就是因“跨岛发展”战略而诞生的,20多年来,这片曾经的荒地成为了工业强区和活力新城,这充分说明了城市发展确实需要长远规划。

翔安区发改局副局长 罗斌:我们现在在翔安南部的海边,这片就是凤翔新城,可以说这是厦门跨岛发展东进的“桥头堡”。

滨海村庄、滩涂之上,翔安机场、厦门国际博览中心、奥体中心铺开全新的城市图景。如今,从万米高空俯瞰夜厦门,星星点点的灯光环绕海湾,遍布岛内外。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林荫新:跨岛发展不是简单的空间拓展,体量增加。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以城促产 以产兴城 产城融合”的新城建设思路,让岛外新城发展“有里有面 有血有肉”。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赖建州:2005年,我们按照《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率先(跨岛)出去建设工业园区。没有空间的话,很多大型的制造业没法落地,现在像天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大型的企业都布在岛外。

从湖里小东山0.7平方公里起步,厦门火炬高新区逐渐在岛外拓展出火炬(翔安)产业区、厦门软件园三期、同翔高新城等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了“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格局,成为平板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赖建州:无论是从空间、技术、人才,包括我们整个科技的创新,产业的融合,厦门火炬高新区就是按照《发展战略》规划来推进我们的工作。

从“城在海上”到“海在城中”,“跨岛发展”战略正持续推动厦门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曾因岛内外发展差距过大,人才和资本选择向岛内集聚的心理藩篱逐步消解。2024年末,厦门岛外常住人口达到327.6万人,占全市比重从2002年的46.6%提升到61.2%。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林荫新:当初我们一切规划,归根结底是为了聚集人气,缩小城乡差距,让发展更有温度。

美图公司设计副总裁 许俊:美图有句话,“欢迎福建籍大厂员工回家”,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福建籍“大厂”小伙伴选择回到厦门工作,很多“00后”的员工加入进来,青春浪漫的厦门让大家有梦可做。

2023年,美图公司从岛内搬迁到位于同安滨海西大道的美峰创谷,并将这里作为其全球总部。海内外2.66亿用户每天使用的各种创意玩法,就在环东浪漫线的海风轻拂下诞生。

美图公司设计副总裁 许俊:你看对面,海景公寓面朝大海,月租2000元,很多同事早上都沿着海边跑过来,跑过天桥就到公司,我们现在很多流行的AI玩法,都是由“00后”的新鲜血液(创作),沿海滨漫步,面对大海做头脑风暴,为灵感迸发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记者 陈夏辛:潮起鹭江通四海,跨岛发展天地宽。30多年实践充分证明,中长期规划是厦门破解发展瓶颈深挖自身潜能、擘画城市建设、谋划区域发展的大战略,有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思想伟力。回望发展的脉络,更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新征程上,厦门将纵深推进“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跨”出本岛、“跨”出厦门、“跨”出区域、“跨”出海峡、“跨”出海洋,跨向未来美好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