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唐

岁月如歌慨而慷,山海为证势如虹。

从1985年至2024年,厦门GDP年均增长13.8%,分别高出全国(8.7%)、全省(11%)同期增速5.1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这30多年,全国城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厦门之所以“能”,关键在于一部《发展战略》“强”。30多年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厦门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发挥了全局性影响,创造了无愧时代的亮丽答卷。

“要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重温《发展战略》序言这句话,我们真切感悟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战略智慧,不仅在于科学谋划,更在于持之以恒地接续奋斗。“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不仅意味着艰辛的程度,更蕴含着时间考验的长度,需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久久为功、接续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华彩蝶变的成功密码。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发展的深度,源自坚守的力度。3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没有犹豫,没有折腾。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坚持,“一以贯之”的落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厦门这个昔日落后的海岛小城,实现了向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历史性跃迁。厦门能走到今天,《发展战略》起了关键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树高千尺终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30多年接续实施《发展战略》,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厦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原因是每逢重大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我们指明方向;厦门经济特区书写成功故事,最宝贵经验是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厦门经济特区新时代开拓前行,最重要遵循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真理的味道,历久弥香。《发展战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虽然规划任务到2000年就完成了,但其中创新探索的战略研究框架范式和城市现代化的理念路径,特别是把城市建设标杆立起来、把生态保护理念立起来的思路举措,直到现在依然是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的重要法宝。《发展战略》蕴含的思想精髓、彰显的实践伟力,对当前科学谋划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此时此际,厦门人民更加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的科学指引和深情眷顾。对习近平总书记最好的致敬、最坚定的拥护,就是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保持战略定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澎湃的时代浪潮中搏击,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厦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