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锦里村曾经是城市发展中滞后的城中村,由于地处海沧港区重要腹地,这里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便从基础设施入手,为村民和港区集装箱卡车司机、集成电路产业工人等一线劳动者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了一个服务温暖人心、文化底蕴深厚的“锦绣”家园。

“一轴两环” 扮靓锦里“锦绣”颜值

面积约0.56平方公里的海沧区锦里村,承载着超1.3万常住人口,其中港区和集成电路从业人员近4000人。外来人口多、早晚高峰期道路拥挤、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趁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东风,锦里村提出“一轴两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也就是一公里活力中轴、800米文化内环、2公里生态外环,通过拓宽道路、铺设沥青、加装矮墙护栏、强弱电改造等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村民 林国联:现在整个村庄道路通畅了,村庄美丽了,大家的幸福感提升了,还有公园的配套建设起来,老年人就有一个新的休闲泡茶或者聊天的地方。

集装箱卡车司机 王德生:我是一名卡车司机,以前我们开车回来经常堵车,现在都很畅通,每个早晚高峰期村里都会派安保人员指挥交通。

锦邻驿站 新就业群体的避风港

作为海沧港区唯一的城中村,锦里村居住了1200多名集装箱卡车司机,他们是区域物流运输的重要力量。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中,锦里村关注到这些一线劳动者的需求,修建了锦邻驿站,在驿站中提供招工候工资讯、充电休憩、医疗救助等服务,成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积极探索。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村民 孟艳平:现在上班的时候累,这边可以充电、喝喝茶感觉心情好好,很放松。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村民 郭春艳:(在这里)找到稳定的工作,累了还可以在服务站喝水,充充电。

提升“造血”能力 集体经济年增长百万元

在锦里村的现代化治理版图中,集体经济可以说是推动村庄繁荣的核心引擎。通过整合资源,锦里村淘汰废品回收、碎石场、修车厂等10家高危低效产业,推动锦秀里商业综合体产业迭代升级,建设近邻服务中心,为产业升级腾出宝贵空间。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村民 刘艳丽:我们村集体经济管理治理越来越好了,我们分红就越来越多了,我们家人口比较多,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入。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党委书记 林汉艺:为村庄带来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近三年来集体经济年增速一百万元,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

作为底蕴深厚的侨乡,锦里村在文化传承上同样用心。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中,村子精心保护修缮传统红砖古厝建筑群,依托侨乡资源,将爱国华侨林嘉石故居番仔楼打造成为锦里侨史馆,珍贵侨批与历史物件在此陈列,生动还原了锦里人远渡重洋、情系桑梓的奋斗故事,成为年轻一代触摸乡愁、传承精神的独特课堂。

海沧区海沧街道锦里村乡贤 林胜勇:侨史馆有6个板块,锦里历史、民俗文化、潮涌月港、业立南洋、侨批和乡贤谱6个板块,以后会免费向市民开放我们正在对接的有书屋、咖啡厅等,希望让文化跟新业态融合,可以更好发展。

海沧区海沧街道党工委书记 洪艺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港村共荣”的发展理念,围绕服务港区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工人建设美好家园的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港产村融合发展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