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数据产业 掘金万亿蓝海:173家厦企上榜福建省第一批数据企业 数量全省第一
数据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掘金这片万亿蓝海,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数据产业发展,前不久,福建省第一批数据企业名单出炉,确定全省424家企业纳入省数据企业培育库,我市共有173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展现出厦门数据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173家厦企上榜福建省第一批数据企业 数量全省第一
本次厦门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数据企业名单的173家企业,业务覆盖数据产业链全链条,具体包括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技术企业、数据服务企业、数据安全企业等。作为数据资源企业入选的厦门大数据有限公司,打造了全省首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心。配套运营中心建设的厦门市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平台,用于公共数据与非公数据的融合开发,通过隐私计算等技术构建起安全可信的环境,实现了“原始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同时通过“技术+制度+生态”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体系。
厦门大数据有限公司数据事业中心负责人 林怡清:目前平台已经对接超过了50.5亿条公共数据,吸引了超过59家二级开发主体入驻,发布了数据开发目录有102个。孵化出了国家级应用跟省级示范场景一共有6个,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数据资源企业是数据产业的基础,专注于数据的采集、整合和治理,而数据技术与数据服务企业则致力于推动数据资源转化及落地应用。本次入选“数据技术企业”与“数据服务企业”的厦门身份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数据商,已打造起高质量数据集运营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数据采集、加工、数据标注、数据流通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眼下,相关技术服务正有序落地在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场景中。
厦门身份宝公司数据要素及模型应用事业部副总经理 蒋宏波:例如在智慧农业场景,身份宝将跨区域、层级、机构的各种农业相关数据资源汇聚至身份宝数据集平台,通过清洗、标注等数据治理手段,建设包含文本、图像等多模态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兼具正、负两方面外部性,既要促进数据流通使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也要防范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潜在风险,因此,数据安全企业的培育必不可少。入选数据安全企业的厦门安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国投智能控股子公司。企业依托在数据领域、网络空间安全的优势,推出数据脱敏、数据库防火墙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企业还深度参与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跨境流动的服务平台——平潭综合实验区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枢纽项目的数据安全平台建设,开发出“跨境数据服务托管服务中心”,构建起跨境数据的确权、管理、应用、安全一体化服务体系。
厦门安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志飞:企业如果数据要出境,它需要经过我们平台,平台就会分析这些数据当中有没有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到个人隐私,如果涉及到,我们就会用我们的产品对这个数据进行脱敏,脱敏之后再评估,再通过我们平台出境,通过这个平台都是可查可控的,保证数据出境安全,也是促进数据流动。
厦门数据产业生态培育成效初见
眼下,围绕数据产业建设,我市已创新打造“一基地、四平台”,即数据港产业基地,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平台、数据资产登记平台和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产业生态培育成效初见。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数据汇聚总量已达142亿条;核发数据资产登记证书11张;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额突破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