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报道中,深入宣传厦门30多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典型案例、故事、场景,深入阐释“厦门发展战略”给“十五五”规划乃至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编制工作带来的重要启示。

《人民日报》在头版文章中说,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经典范本,开创了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纵跨15年发展战略的先河,对当前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30多年来,厦门始终沿着《发展战略》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一座海防小城发展成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文章以“谋划”、“问计”、“探路”、“改革”、“担当”、“指引”六个关键词为引,追寻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发展战略》的初心和足迹,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厦门的发轫和实践,领悟《发展战略》对于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启示。

《人民日报》在头版配发的评论文章中说,40年前,市民形容厦门“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经常停”。新时代的厦门,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写就鹭岛华丽蝶变的,是《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书写的战略雄心,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决心,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恒心,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如磐初心。

新华社发布重磅文章《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

新华社文章中说,当年,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指明厦门永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引领全党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擘画接续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蓝图。从一城之兴到一国之治,从地方发展战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改革开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间,见证思想演进的恢弘脉络,书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诗篇。

文章从“长远考虑 统筹全局”、“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改革创新 勇立潮头”、“人民至上 久久为功”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文章说,穿越30多年时光,《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其所蕴含的人民性、前瞻性、系统性、务实性、一贯性,已成为厦门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的战略基石,并在新的时代坐标下进一步彰显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