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7月1日,我们一起重温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感受她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集美中学老师 蔡雯静:同学们,这个地方是李林园,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是李林的雕塑,我们看到她骑在马上,一只手还拿着枪她能力非常强,是日军都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集美中学,几乎每个学子都认识李林,近100年前,从印度尼西亚归国后的李林,选择追随华侨旗帜陈嘉庚的步伐,就读集美学校,当时她不满16岁。今年是她壮烈牺牲85周年,她的铜像坐落在校园最醒目的位置,还原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身跨战马、手拿双枪、回头射击,身负重伤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牺牲时,她是一位求索报国之道的中共党员、一位文武双全的骑兵女将,一位怀有身孕的年轻母亲。

集美中学党委副书记 许海建:李林实际上在集美就读的时候,她是叫李秀若。进了集美中学之后她不仅体现出扎实的文字功底,体育比如篮球、排球、非常好,为她在后面艰苦卓绝的抗日环境当中,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员、优秀的指挥员、优秀的共产党员,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李林从厦门出发,先后前往杭州、上海求学。但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最终,她放弃了求学生涯,走向了硝烟弥漫的前线战场。“木兰替父赴战场,红妆挥戈胜儿郎。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正如李林亲手写下的这首诗,1936年之后,她前往北平、山西,在那里操练刀枪,驯服战马,二出雁门关,投身抗战前线。

1940年4月,日寇向晋绥边区的洪涛山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为保全我方的有生力量,李林骑上了心爱的战马“菊花青”,率36人骑兵小队引开1万余名日军。战斗中,李林身负多处枪伤、浑身是血,战友都牺牲了,战马也倒下了,但李林誓死不当俘虏,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射杀了两名敌军,最终将子弹射向自己的咽喉。不到25岁的李林,就这样倒在了山西朔州的抗日战场上。

集美中学党委副书记 许海建:因为她曾经在我们这边待过,我们就负有更重要的责任来弘扬这种英雄的精神,体现出每一代人在每个时代的担当所以我们今天来敬仰她,学习她也是我们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