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加快培育“单项冠军”:推动协同改造 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从政策、数字化改造、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精准施策,推动园区企业从“创新冠军”走向“市场冠军”。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已拥有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推动协同改造 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专注于精密复合材料生产的美塑新质科技,是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企业研发的拼接型口字胶,可用于密封保护电子元器件。据介绍,一个看似薄薄的口字胶,却由几十种材料组合而成,复杂的工艺也对自动化提出新要求。为此,火炬高新区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并促成链主企业友达通过系统开放、数据共享等方式,带动美塑新质科技进行数字化改造。紧随产业链“链主”企业步伐,企业不断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产品,在车载显示的相关产品销售增长迅猛。
厦门美塑新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黄渴水:政策加上链主企业很有(数字化改造)经验的情况下,我们跟着他们大胆“走出去”,2024年我们通过数字化之后,整体营收增长了50%左右,质检效率提升了15%以上,今年的产值预计增长30%以上。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挖掘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蕴含的“冠军基因”,在产品领域、质量把控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精准引导与有力扶持。同时,园区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助力更多企业由“创新冠军”迈向“市场冠军”。汉印股份在“热敏打印机芯”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优迅股份累计出货芯片超过15亿颗,产品涵盖速率155M至800G的光通信前端核心收发电芯片。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特种膜分离技术打造的“集装箱式的渗滤液处理设备”,应用在国内超600个垃圾填埋场、水处理企业、工业企业等,设备更是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火炬高新区的牵线搭桥下,企业与园区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膜处理技术拓展到采矿、核工业等行业。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林煜:在新能源的上游材料里镍、钴冶金领域,我们利用特种膜技术来回收废酸,或者提炼稀贵金属,创造更高的价值,相信未来会有一些新的突破。
精准引导 建立“单项冠军”后备企业库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已拥有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当前,火炬高新区建立了“单项冠军”后备企业库,遴选成长性好、产业链配套强、市场竞争优势显著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种子选手”,从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来,火炬高新区已累计培育了19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