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声音:共叙两岸情 共筑“同心梦”
海峡论坛是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交流盛会,两岸新老朋友再聚厦门,踊跃参与基层交流、青年交流等各大活动,大家叙亲情、话融合、谋发展,进一步拉近“生活圈”、拧紧“合作链”、共筑“同心梦”。
在今年的海峡论坛上,有不少首次参会的新面孔,来自台湾桃园的翟翾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翟翾带着父亲跨越千里,前往河南寻根,并用镜头记录下了全过程。《翟家寻根路》系列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后,迅速走红,获得了超两千万次的浏览。此次参加海峡论坛,翟翾也带上了她的镜头,希望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真正的大陆。
台湾嘉宾 翟翾:把更多的声音借由我的自媒体让台湾的朋友可以看到,认识现在的大陆多么友善、多么用心、多么进步,接下来想借由寻根可以把两岸这一道门给推开,把两岸亲情连接起来。
今年的海峡论坛也迎来了不少“老朋友”。4年前,台青陈柏叡在海峡论坛上的演讲,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位“福建女婿”。作为首位被福州市事业单位聘用的台湾省籍研究生,在福建从医10多年来,陈柏叡不仅成为医院的科研主力,还获得了福建五四青年奖章。他说自己“何其幸运”,能在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在祖国大陆发展。今年海峡论坛,他再度“赴约”,特别带上了父母、妻子同行。
台湾嘉宾 陈柏叡:从台湾来的父母他们第一次来参加两岸民间交流的热络,真的是不到现场来看是感受不到的,这两年我持续组织“医心医路”学习营的活动,希望这些医学生的力量未来能够服务到从台湾来到大陆发展的这些台胞,增加两岸的交流。
对于台胞张玮尹来说,2018年是颇具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也是在这一年,他决定留在大陆,成为福建农林大学的一名老师。
台湾嘉宾 张玮尹:大陆非常照顾我们这些台湾来的老师,(学校)给我们一些科研的启动金重点是还支持我们去参与一些台胞为主体或者特色科研项目的申报,今年(参加海峡论坛的)年轻人特别多,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事情,他亲自想来多走走多看看再决定他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记者 林恺玥:在与台胞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来到这里就像是回家了。从“登陆”到“扎根”,他们把握时代机遇,在前景广阔的大陆市场实现自己的梦想。海峡论坛这个民间交流盛会,用一个个“向彼此走近”的生动故事,诠释了何为“血脉相连,亲望亲好”。而始终走在两岸交流合作最前沿的厦门,也日益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站”。
在厦台青 范姜惠妤:我跟着我哥哥一起过来(厦门)这边做事情,做乡村振兴这一块,(厦门)不仅是有故乡的感觉,它的生活其实很便利,(对两岸融合发展)一直都有期待,因为会一直不断涌进新的人,新的不一样的想法。
台胞 邱庆龄:希望有更多的后辈、80年、90年、00年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来寻祖寻根,透过亲情反而更容易让两岸相融在一起。
台胞 王怡雯:我已经在大陆12年了真的感觉它(福建)跟台湾很近,对台胞都是敞开胸怀欢迎,甚至是各种机遇都会去帮我们整理好,有无数的青年都已经扎根在这边,我们也会是一股力量。
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委 雷倩:两岸人民中非常深刻、广泛、接地气的往来是我们未来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海峡论坛的重点一直都是它的广度,有非常多不一样的人会在这里交上朋友,真正发展出长期的友谊,打破信息茧房,让两岸的人能够有更真实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