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声音:两岸青年互学互鉴 生动诠释两岸融合发展
在今天(15日)的论坛大会上,两岸演讲嘉宾聚焦“融合发展”“青年成长”“民族复兴”等议题,分享融陆经验,引发与会嘉宾强烈共鸣。大家表示,海峡论坛促进两岸青年深入交流,创造更紧密的心灵契合。
青年是两岸交流中充满朝气的力量。每年的海峡论坛上,都能听到台青们讲述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不断为两岸融合发展写下新的生动注脚。在今年的论坛大会上,两岸嘉宾强调,大陆一如既往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交融交心、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对两岸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杭州市余杭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 余纪萱:我觉得今年海峡论坛特别有活力,今年我是第一次参加青年论坛,参与《哪吒》电影制作的一些专家学者都会来跟我们做一些经验分享,然后他们也都很年轻,都有“90后”“95后”的在各个领域上发光发热的青年们,所以我们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能够在这么好的平台上能够互学互鉴,我觉得是非常棒也非常珍贵的一个机会。
全国台企联会长 李政宏:我们也非常关心青年的议题,这次马英九先生带着很多台湾的年轻朋友们来这边参访,我觉得有来有往,包括之前有很多大陆的学生到台湾去参访,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平台,特别是两岸的未来在年轻人的身上。
与会嘉宾表示,通过互学互鉴,两岸青年更加客观地认知彼此,有效促进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也让更多台湾年轻人在大陆找到了发展的舞台。
台湾中华妇女联合会主委 雷倩:很多年轻人用他们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自媒体打破“信息茧房”,让两岸有更真实的认知和更深刻的理解,非常期待这些年轻人我想看看他们所做出来的自媒体会在台湾丢起什么样的涟漪,起出怎么样的作用。
台湾青年 游智彬:福建在闽台融合方面有乡建乡创,我认为在乡建乡创方面两岸可以继续加深加强交流合作,好上加好,就让两岸的青年在乡建乡创中寻找到更好的舞台跟更好的机会,甚至是更好的市场。
竖屏:厦门不断完善惠台政策 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今日在厦门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两岸交流与合作的美好愿景。当前,厦门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不断先行先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更广发展空间。更多内容,请瑜薇带来梳理。
以通促融,厦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今年,厦门自贸片区台商发展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了“两岸一窗”服务新模式,可以满足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等多元化需求,同时提供台湾地区特色服务,实现涉台事务“一窗通办”。一扇窗口折射出厦门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的铿锵步伐。
以惠促融,同等待遇落细落实。目前,厦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26家,各青创基地吸引台青就业创业人数累计近万人。在惠台政策持续释放的“磁吸效应”下,台胞台企被大陆不断释放的善意和利好所吸引,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实有台企6344户,台湾个体工商户750户,越来越多的台胞正以“新居民”身份融入“新家园”。
以情促融,让台胞选择厦门爱上厦门。如文博会、图交会、“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等各项活动不断推陈出新,让两岸同胞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越来越多的台胞表示,这里不仅是他们追寻梦想的热土,更是心灵契合、文化交融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