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马拉松与文明城市的双向奔赴(一):从一个人的建议到全民参与的“厦门名片”
2003年,首届厦门马拉松赛的发令枪声,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同时响起。自此,一场全民马拉松与文明之城的双向奔赴正式开启。二十多年来,厦门将马拉松赛事作为推动体育文化建设、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厦门也因体育的滋养更显健康活力、文明时尚。
从一个人的建议到全民参与的“厦门名片”
2002年12月,在市“两会”期间,一位名叫马达的厦门市民,向“两会”电子邮箱发送了一份邮件。他建议,在厦门环岛路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借由赛事提高厦门的国际形象,这个建议也开启了厦门与马拉松的不解之缘。第二年,在中国田协的指导下,厦门马拉松赛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筹备,首次鸣枪开跑。
2003年3月30日 厦视新闻:“随着发令枪响,汹涌的马拉松人潮迅速席卷了会展中心前的整条赛道,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998名选手参加了今天的角逐。”
在这条全新的马拉松赛道上,众多国际马拉松爱好者齐聚厦门,不少爱好跑步的市民参与其中。从首届厦门马拉松举办至今,市民顾克清从未缺席。
厦门马拉松赛永久号跑者 顾克清:赛道上面那些助威者很多,人山人海,所以对我们参赛者来说是一种刺激,很兴奋。那一坚持就坚持20多年这样跑下来。
赛事举办过程中,厦门坚持政府主导,市民、企业、媒体等多方力量参与,将厦门马拉松赛演绎成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接力。赛事组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文明参赛宣导”“跑者服务跑者”等举措大大提升了跑者的参赛体验;数千名志愿者分布在各个补给点、医疗点提供志愿服务,成为赛道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厦门马拉松赛永久号跑者 顾克清:整个赛道上面补给站都分类得相当清楚,整个秩序都很好,包括这些医护人员,志愿者参加一次马拉松,很早就要起来到赛道上去做一些布置,给我们跑者一个很好的参赛体验。
以马拉松文化培育文明健康新风尚
2018年,中国田协授予厦门“马拉松城市”的荣誉称号,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近日,由全球权威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首份“2025全球马拉松品牌价值50强”榜单,厦门马拉松成为中国两大上榜赛事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马拉松体育文化已深深植入厦门城市肌理,也激发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文明城市增添健康底色。截至去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3平方米,排名全省第一;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做法成为全国先进典型,目前已有183所学校向市民开放,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 黄力生:随着厦门马拉松这个赛事,咱们厦门又扩展了海沧半程马拉松、翔安环东半程马拉松,我们厦门很多区很多街道都搞5公里,10公里的乐跑,因为厦门马拉松这个基础,让全厦门人民更加积极地参加锻炼,促进厦门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