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蕊

爱心是文明城市最亮丽的底色,也是文明城市最温暖的注脚。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楼宇多高、道路多宽,而在于有人需要帮助时,能否看见善意、传递温暖。

厦门,就是一座充满善意和温暖的城市:游客的贵重物品遗落共享单车数小时后“完璧归赵”;小吃店张贴着“有困难可免费吃单人餐”的暖心告示;88岁老人捐出200万元存款回馈社会……这些凡人善举、爱心故事,让人从一个侧面读懂厦门之美——不仅美在城市景观,更美在人的温暖有爱。

这些看似偶然发生的凡人善举连缀起来,就不再是偶然。厦门持续以“人的文明”塑造“城的文明”,让文明在精心培育中结出累累硕果。

榜样力量,永燃向善之火。爱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厦门以陈清洲等身边典型为榜样激励,深化文明培育,让道德之光照亮更多人心中的善意;通过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感动厦门人物、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宣传,以及“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等主题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榜样力量,最终让这份力量化为“礼让行人”“拾金不昧”等点滴善举,持续形成崇德敬善的社会风尚。

文化浸润,融入城市基因。闽南“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厦门通过构建“五级联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让文明实践阵地扎根基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讲堂、文艺演出,以及“爱心结对”“爱心法援” 等志愿服务,推动“住厝要有好厝边”“亲帮亲,邻帮邻”的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内化成“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习惯,让文明融入城市文化血脉。

制度保障,汇聚向上力量。将无数“小善”汇成“大善”,离不开制度保障。“爱心厦门”建设自2019 年启动以来,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施策,凝聚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力量,让爱心从道德倡导变为切实的民生服务,构建“人人共识、家家行动、处处有爱”的生态,让群众成为“爱心厦门”的践行者、受益人。

当山海见证无数温暖故事,当街巷弥漫着邻里守望的烟火气,厦门人用爱心写下一份最动人的文明答卷——这答卷里,有榜样的力量、文化的浸润、制度的保障,更有千万市民共同勾勒的人文美好。

厦门将继续以爱为笔、以善为墨,在新时代的卷轴上,书写更温暖的文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