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二十):人文铁山 幸福焕新
今天(5月28日)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全媒体报道,我们一起走进集美区灌口镇铁山社区。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以来,铁山社区以党建“穿针引线”,探索打造出“三铁铸魂·幸福焕新”党建品牌,从智慧赋能、文化定桩、产业兴村三方面出发,积极发动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打造幸福家园。
建设生态社区 打造“都市田园”
铁山社区位于灌口镇东南侧,周边工业园区林立,是典型的“园中村”。如何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社区添一点绿?铁山社区将城中村闲置空间改造为生态田园与亲子农耕实践基地,种植地瓜叶、空心菜等蔬菜水果,以及薄荷、枸杞等中草药,打造集菜园、果园与中草药园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员工 詹婷:我们今天主要是过来种地,之前我们公司组织党员来了两三次,主要是施肥挖地除草这些项目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在城中村改造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美区灌口镇铁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 韦秀婷:我们用“田园诗意”重构城中村空间,这里还是“爱心菜篮区” 菜地产出后,有一部份收成将供给村中长者食堂和有需要的特殊群体未来,或许将开放生态田园租赁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专属菜园出租。
改造古厝 传承非遗木偶戏
清末民初时期,铁山就有了木偶戏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文辉与他的妻子邱玉治在社区的帮助下,在改造后的古厝里开设了木偶戏传习点,建立“师徒制+课堂制”双轨传承机制,开发出《西游记》《哪吒闹海》等青少年教育剧目。
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学生 陈凯祺:我学习木偶戏将近一个月,我感觉木偶戏特别有趣,我还感觉我们社区特别棒,竟然开设这么有趣的课程。
木偶戏传承者 邱玉治:我们一般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办木偶戏的教学课程现在城中村改造,让木偶戏有个平台过来展示,我们代代相传下去。
集美区灌口镇铁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林惠娟:“传习三联动”文化传习举措,每年都在社区开展经典剧目展演,偶戏教学,新时代剧目创作下一步计划在提升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文创IP,打造文创方面“公益+收益”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一系列文化提升举措,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的社会氛围。
打造“院+社”养老后花园
生态循环与文化传承好起来了,铁山社区的城中村治理向更有温度转变。在开设幸福院的基础上,社区与顾恩养老院深度共建,探索“院+社”养老新模式,结合尾厝社孝廉带状公园、长者食堂等适老化配套,配齐“社区养老后花园”。每天上午九点,活力四射的音乐准时在养老院响起,在护工的帮助下,老年人活动关节、舒展身体,开启健康的一天。
集美区灌口镇铁山社区居民 胡淑芬:这里很适合我们老人生活,伙食方面适合老人家吃的,饭很软的,菜也比较清淡我非常高兴。
厦门市顾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跃腾:我们养老院从2020年底开办到现在,从第三年开始基本上入住率就达到90%了,让集美区普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近日刚封顶的铁山公寓三期项目,建成后也将作为养老院,提供养老床位600张。这也是灌口镇首个完全依托社区自筹资金建设的集体发展项目,建成后有望每年为村集体创收约500万元。
集美区灌口镇党委副书记 黄四海:采用集资加融资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运营方提前介入指导设计建设施工,使项目在建设完成以后,马上可以投入运行,取得收益,下一步,在长效治理方面还需要细化落地,智慧化建设引入现代化治理使社区的老百姓环境改善,增加收入,能够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