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宋词里的福建
当婉约宋词遇上精美文物,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宋词里的福建”在厦门开展,展览以文物为载体,宋词为脉络,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宋代福建的社会生活画卷”。《来去厦门》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宋代闽人共赏风月,感受历史之美。
记者 杨弘:宋词里的福建,到底是什么样呢?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我们的展览是以宋词为引子,再结合文物向大家展现在宋代,福建的市井烟火和人文情怀。
记者 杨弘VS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这两件舞俑好像宋人打招呼,嘿,你来啦,嘿嘿我来了。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寿山石雕从唐宋时期就非常流行,工匠师傅当时在雕刻的时候,就会根据这块石头的形状,颜色还有纹理,进行构思雕刻,叫做“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栩栩如生,肢体动作也很好。)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当时人们就非常喜欢去看戏,傀儡戏、莆仙戏在当时非常活跃。
记者 杨弘:宋代闽人看戏看得有滋有味,穿衣打扮也十分讲究!现在就带您去瞧瞧宋代“精致猪猪女孩”的梳妆台。
南宋葵形漆奁盒 (复制品) 原件出土于福州市浮仓山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这件葵形漆奁盒出土于黄昇墓,黄昇是当时南宋的一位千金小姐,这件就是她使用的梳妆盒,它整体是黑色的,总共有三层,(1975年)出土的时候 专家们在里面发现有33件的化妆用品,包括有铜镜、梳子,还有铜线、粉和形式各样的粉块。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宋·严仁《玉楼春·春思》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因为当时在福建是盛产漆器,还有银器,因此人们的一些生活器具就得以大量生产。
宋代东王公西王母人物纹铜镜 福建博物院藏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这面铜镜,它上面刻有东王公、西王母的形象,东王公象征着阳刚和生机,西王母象征着阴柔和生长。
记者 杨弘:“小姐姐”每天早晨起来,打扮打扮的时候,福气满满。
南宋鎏金银“踏莎行”人物故事八角杯 (复制品) 原件出土于福建省邵武市
记者 杨弘 :在宋代,喝茶、赋词是闽人生活中的“小确幸”,如果还能科举高中,那就拥有了“开挂人生”!
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挂登科记。——《踏莎行》
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 骆苇菁:杯子中心的词,它讲述的就是宋代学子们高中状元,举办琼林宴从京城回到了家乡,一路春风得意的一个情景,两宋时期,福建大概出现20多位的状元。(哦,好厉害,“学霸省”。
“宋词里的福建”展览分为“东南全盛”与“文化勃兴”两个篇章,涵盖衣食住行以及文化、风俗等内容,通过宋词与文物链接,勾勒出了一幅宋代福建居民的多彩生活画卷。
记者 杨弘 :展览的一百多件文物中,其中有不少都是文物界的“大腕儿”。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已经拉开帷幕,您准备好穿越了吗?
展览地点:陈嘉庚纪念馆一楼展厅
展览时间:2025年5月18日——2025年8月24日(每周一馆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