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注全媒体系列报道《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同安区美林街道后田社区。这里是同安湾畔最古老的渔村之一,居民世代以海为生。这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后田社区引入艺术资源、打造海鲜经济产业,城中村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滨海旅游更具特色,艺术渔村更有活力。

活化红砖古厝 打造艺术村落

在同安区美林街道后田社区,一场研学活动正在进行,一家企业的50多名外籍员工走进后田社区的这栋百年古厝,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研学团队成员 Bumdari Regzen: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地方,很惊讶,在厦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还保留有这些古老的房屋,非常独特。

研学团队成员 Queeni Joy Eduards :在这里我看到了社区为保留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

团队参观的这栋古厝是后田社区近1万平方米的古厝群之一,借助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契机,社区统一收储了34栋传统古厝,没有大拆大改,而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通过房前屋后及道路整治,全面优化古厝群环境。这些古厝由村集体租赁后,与高校团队合作,邀约艺术家入驻创办经营工作室。

厦门市映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后田艺术村落运营负责人 吕洁杰:后田本来就是渔村,风土人情也都很古朴。招募一些文创商品店,引入高校老师、研学中心。第一年带来的人流量差不多3到5万,有条件我们也希望能做到10万人流量。

山取(厦门)高级颜料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李雪:闽南红砖古厝我觉得非常好看,跟岩彩颜料、矿物颜料这种中国传统的东西气质比较符合。(通过)品牌流量的加持,会带来可观的人流量,我觉得这是双赢。

做好“海”文章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城中村面貌焕然一新,艺术渔村活力显现。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后田社区挖掘产业提升项目,做好“海”文章。此前,后田的居民从事的是最简单的海产捕捞,如今,他们将新鲜的海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打造出一条年营业额约2亿元的海鲜产业链,并成功创办一村一品代表作“海鲜卷”。启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后,后田社区拿到了全市第一张海鲜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通过标准化管理,让海鲜卷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转型。

厦门卷之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海立:更加放心地去经营,而且我们扩大规模生产,一些商家、大型超市对我们也接受,通过电商平台,多一个渠道销售,销量大幅度提升。

如今,后田海鲜卷年产值上千万元,带动了20多户家庭作坊就业。社区还连续两年举办渔村生活节,依托避风坞打造滨海旅游线,形成“渔村+旅游”的独特发展模式。

后田社区怡佳鲜海鲜餐厅经营者 林佳滨:带来一定的客流量,希望政府再牵线举办这种活动,帮我们多带一些客流量,引流进来。

同安区美林街道后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林国阳:后田的船坞是比较完整的,我们也想把它打造提升一下,配合浪漫线,完善一下整体的景观,让游客有很好的地方去游玩。

因地制宜 实现可持续发展

滨海旅游和海鲜经济给城中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社区也投入更多精力,策划生成台地公园等一批景观提升项目,为社区带来商业和景观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特房海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王梓汶:要打造三级台阶特点的公园,吸引外来游客,目前已经完成70%左右,5月底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将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

同安区美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洪春源:我们不断挖掘海洋文化、渔村文化、古厝文化,初步形成文创企业集聚效应,通过文旅赋能,实现社区治理升级和海鲜产业发展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