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说》——别把 “辅助驾驶”当成 “自动驾驶”
虽然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该思考的还远不止于此。正如新闻中接受采访的那位民众提到的“安徽铜陵高速车祸事件”才过多久,三条鲜活的生命竟然阻挡不了你的玩命行为。再次强调一点,大家一定要认清——“智能驾驶绝不等同于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也就是俗称的 “智驾”是一个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更为宏观的总体概念。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自动驾驶汽车的智驾级别从L0到L5共分为6级,只有到了L5级别,才能够“全场景、全气候下,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才能够完全把驾驶这件事托付给智驾系统。
而就目前而言,2025年才是L3级车辆的上市元年,此前,不论车商如何摇唇鼓舌的宣传,但所有在路上跑的车辆,都达不到L3级。
也就是说,开着只有L2级别的车辆,“全程放手、任由车辆放飞自我、一路狂奔”的行为,都属于如假包换的“玩命行为”,用法律术语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危险驾驶行为”。
在此,不得不再说一3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上的那起“小米SU7车毁人亡的事故”,事故车辆的后台数据显示:车祸发生前8分钟,车辆“智驾系统”察觉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并发出过提醒。
小米SU7的“智驾系统”只有在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间超过到3秒时,才会发出提醒,如果放手时间不到3秒,车辆不会发出提醒;也就是说,不排除驾驶员还有其他不超过3秒的放手行为;而当时该车辆的时速将近120公里,什么概念?这意味着3秒就会冲出去一百米!而当“车辆智驾系统”无法处理突发状况时,会紧急提醒驾驶员“接管车辆”,在如此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人很难及时做出正确操作。虽然“事故原因是否与此有直接关联?”还在调查当中,但此次事故无疑给我们敲响一记极为响亮的警钟,那就是——一定要合规驾驶,万万不可把只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智驾,当成可以完全放手的“自动驾驶”,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车辆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