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最近,厦门市印发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着力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厦门加快种业振兴行动 向大海要食物

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升高,南美白对虾陆续进入投苗旺季。在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标准化育苗池里,南美白对虾正从无节幼体,逐渐成长为符合养殖需求的虾苗,再过十多天,这批虾苗就可以走向养殖场。

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 徐涛:(出货量)差不多每天是5000万虾苗左右,主要是在广西、广东,还有福建,到4月份清明之后,随着北方逐渐升温,到浙江、江苏,然后再接着到山东、河北,逐渐往北方进行销售。

本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要以对虾、鲍鱼、石斑鱼等育种创新为重点,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开展地方特色优质品种提纯复壮和产业化开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企业深耕“蓝色粮仓”,在育苗环节实现工业化,进一步提高虾苗质量,通过科技手段,向大海要食物,为优质蛋白质走上市民的餐桌奠定良好基础。

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 徐涛:现在吃饱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大家更倾向于吃好,吃放心,所以从育苗阶段,我们就开始用生态的理念,在微生态制剂一些作用下,虾的维生素、虾青素这些都更丰富,活力更好,肉更饱满。淡水养殖的罗氏沼虾、日本车虾,我们今年也会进行一些发力,满足更多养殖户的需求。

多措并举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以“食物”取代“粮食”,是对传统“以粮为纲”观念的拓展升级。《实施方案》要求,要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稳固粮油作物生产基础,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丰富特色水果产品供应,推动畜禽养殖转型升级,拓展茶叶中药材食物资源。同时大力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提升智慧农业应用水平,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检测,全力提升质量效益。

根据《实施方案》,到2030年,我市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树立,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超过1700亿元,食物产业链条健全完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