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里办“村晚”:乡音 乡土 乡情传递新气象
作为第一批城中村样板示范村之一,黄厝社区的年味儿也随着改造的靓丽成果飘然而至。社区通过一场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村晚”,向大家讲述新农村的故事。
在黄厝社区茂后记忆广场,随着社区海之韵舞蹈队喜气洋洋的一舞《欢聚一堂》,黄厝“村晚”正式拉开帷幕。二重唱、健身舞、歌曲串烧、反诈小品等一个个由村民与街道社区基层干部等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台上的演员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台下的观众掌声连连、笑语不断,现场一片红火。
黄厝村村民 林兴忠:我70岁了,因为我们提升打造,政府给我们画了一幅一幅的美好画卷,所以我选择唱一首《画你》。
作为厦门市正在打造的第一批城中村样板示范村之一,黄厝社区按照“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总体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城中村改造。如今,拆除了违建、解决了道路破损、新增了公园的黄厝茂后迸发出绿意与生机,也进一步助推民宿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已自发形成345家民宿,带动就业岗位近2000个。舞台上表演着《我们都是黄厝人》的台青李仕伟,正是今年5月来到黄厝发展民宿的一员,熟悉民宿业供应链的他,与当地民宿业者展开合作,以整体的标准化推动了黄厝社区民宿的规范与优质发展。
在厦台青 《我们都是黄厝人》表演者 李仕伟:我们现在在做民宿相关的一个供应链的服务,目前有大概40多家民宿在合作,然后我们也在为民宿提供一个日出IP的打造。(节目)想要那种比较诙谐的方式,给大家介绍我们黄厝的地理位置、历史故事,里面还特别加入了一个台湾青年的一个元素,(希望)更多的游客能够来厦门来黄厝旅游。
黄厝社区居委会党委副书记 杨春雪:这次晚会从我们去年的塔头初现成效的大队部的晚会,转移到我们今年提升改造的一个现场,记忆广场,(想把)提升改造的一个效果呈现给大家。晚会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还有邀请到我们台青,也促进了两岸文化的融合。
除了节目表演,黄厝“村晚”还有丰富的市集活动,热气腾腾的闽南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的创意手工还有灯笼与冰糖葫芦,村民迈出家门、游客走出民宿,就能体验十足的年味儿。
游客 翁静怡:我是从泉州晋江过来的,订了一个民宿在这附近。我觉得整个氛围都非常好,有很多小摊饭,晚会也很正式,很热闹。
多人齐喊: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