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通全球·“八闽宝贝”出海记(九):“一组电池”的向“新”力
来看八闽宝贝出海记。打开百宝箱,今天我们要拿出的宝贝,是一组电池。全球每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搭载福建电池,大力培育锂电优势产业,福建已形成以宁德、厦门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
从矿石提炼的原材料,到极限制造的电芯,再到整车的电动集成,动力澎湃的电池不仅见证了福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更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
电池是高科技,也是制造业。把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加上外壳等部分组成电芯,100颗电芯组成动力电池,驱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前行。眨一下眼睛,一颗电芯下线,福建的锂电供应链擅长“卷赢”,如今也能出海与世界共赢。小到蓝牙耳机、电动牙刷,大到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储能电站,都离不开一组电池,新能源,是推动改变的澎湃动能,更是链通世界的创新力量。
记者 陈悦恬:我身后正在装船的就是储能集装箱,它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充电宝,里面有上千个锂电池。厦门口岸部门高效协作,最大限度压缩电池通关时间,最大程度保障电池运输安全。
锂电池被划为9类危险货物,对码头作业和海运的各环节要求都很高,厦门出台全国首个针对储能集装箱的海上安全指南, 保障锂电池安全出海。
厦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三级主任科员 陈旭:厦门口岸率先实现了,储能集装箱产品通过集装箱班轮,批量混载海运出口。每个航次较原先包船整船出运节约70%海运物流成本。
提升电池的生产交付能力和通关速度,也是提升竞争力。福建省锂电池的出口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破千亿元。
海沧海关物流监管一科科长 李柱营:提前申报、优先检验、即到即查还有抵港直装、24小时预约通关 实现货物从工厂直达码头的零延时验放,从而启动高效通关的“快捷键”。
福建锂电池出口长期领跑全国,背后还有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做支撑。智能制造生产线已经升级到了第八代,涂布、卷绕、入壳、注液,一秒钟就能生产一颗电芯。“极限制造”不仅让电池的技术指标达到极限,也让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高。
宁德时代Z基地技术员 任明钥:我们的灯塔工厂可以做到缺陷率低于十亿分之一,同时劳动生产效率提高75%,每年的能耗降低10%。
快速的量产、快速的交付、快速的产品迭代,需要同为高手的伙伴共建生态。作为正极材料的龙头,厦门企业厦钨新能源挨着宁德时代建立了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供应链协同,让福建的一组电池还在不断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锦盛:来这边建厂以后能够有更深度的合作。只有把前端后端都研究透了,才知道我们的材料要做出什么样的性能,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
在厦门,一块电池更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加速成型,侧重发力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等赛道,聚集了海辰储能、中创新航、厦门时代等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全球新能源电池总部研发和高端制造基地。一批供应链企业,在海外积极布局锂矿、镍矿,解决了锂电池生产的原材料和成本痛点。而装上高性能电池,厦门造的新能源客车也在加速出海。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宋光吉:我们的智电架构集成技术将电池模组和车身结构相结合,取代原有电池包的传统设计,把车上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到最高。
今天的厦门也是整车出口的重要口岸,物流供应链的全链路服务,让验车、登记、出证、堆存、装箱、订舱等可以一站式搞定,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常态化海运出口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许海东:对于我们厦门来说,我们有自己的港口优势,又有中远在这边作为基地的这样一个优势,会吸引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这边来出口。
在全球,每销售3辆电动车,就有1辆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长期与欧洲车企合作,宁德时代也因此更早嗅到构建本地化供应链的重要性。
记者 陈悦恬: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源地,也是电动汽车的故乡。宁德时代来到这里投资建厂,寻找更有竞争力的全球分工合作模式,也将中国的优势产业持续输出海外。
德国工厂毗邻高速路网,有助于进一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融入欧洲汽车供应链,也意味着电池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测试中心经理 斯特凡·盖勒:我们设立了测试中心,保证出厂品质,就近供应给德国车企比如宝马使用。未来会有更多欧洲车企将使用我们的电池,我们也将加强与他们的合作研发。
德国工厂满产的年产能为14吉瓦时,可装配20多万辆电动汽车,也推动欧洲绿色交通的发展。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新闻发言人 席凯沛:电动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图林根州逐步建立了一个本地化的供应链,在欧洲生产、调整产品、靠近市场,将有助于供应链的进一步整合。
电池出海,还带上了一批材料。厦钨新能源也决定与法国企业合作,在敦刻尔克投资建厂,除了供应电池正极材料、还将涉足电池回收领域,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法国桥智库主席、G20工商峰会能源工作组成员 周瑞:法国正在敦刻尔克一带打造电池谷厦钨布局欧洲有很广阔的前景。电池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且技术选择尚不明确的行业,与合作伙伴分担风险很重要,欧洲市场需要合作需要中国公司。
融入欧洲汽车供应链的,还有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在慕尼黑设立了全球的设计中心,并与200多家德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开展协同研发、技术合作,贴近欧洲用户,也推动服务网络实现本地化。
记者 陈悦恬:这里是蔚来位于德国慕尼黑的体验中心,展厅里展示了目前蔚来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车型,消费者来到这里不仅能够看车试驾,还能完成订阅交付。
新能源车需要电池更持久,一组电池跟车奔跑,边跑边创新,也促进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协同。
蔚来欧洲副总裁 张晖:这里面有我们的电池包,有我们的电驱系统。第二个增加了无人驾驶,中国智能电动车,从研发到制造到供应链,其实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我认为我们中国整体的智能电动车从长远来看不光是在欧洲,恐怕是在全球都会有一席之地。
出海,也面临不少挑战。欧盟推出电池新规,要符合欧盟的环保标准,宁德时代联动供应链积极应对,研发低碳材料技术,使用绿色能源,回收生产废料,打造零碳工厂,试点公开电池护照,让一组电池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专家 林雪萍:不仅仅是我们的制造能力要去出海,我们有很多的规则,我们的标准是怎么制定的,我们怎么去检测认证,这里还有一个软实力的配合,+能够跟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的国家,多元化的这种外部的资源和外部的供应链能力进行一次连接。
绿色发展,是全球趋势。 从新型储能到超快充换电,从城市配送、重载运输、工程机械到电动船舶,电动福建,不断拓展电池的应用场景,参与打造全球绿色供应链,也让一组电池有了无限可能。
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前期研发及零排放工程高级经理 罗兰多德:我们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包,共同推进新能源车的转型升级。
在今年的德国汉诺威车展上,中国商用车企业和国际巨头们同台竞技,闪耀全场。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整车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不断涌现,离不开生产能力、供应能力、研发资源的全球化布局。作为新能源车的心脏,一组电池见证了汽车供应链的国际合作,更成为链通世界的创新力量。
编后语:宝贝出海记 “一”览新福建
到今天为止,《链通全球·八闽宝贝出海记》就播出完毕了。记者跟随福建制造的宝贝走进十个国家,探寻宝贝背后的产业链供应链,通过“一张纸”“一块石”“一双鞋”“一片叶”“一度绿电”“一只继电器”“一根竹”“一滴油”“一组电池”等一个个小小的“一”,“一”览新福建建设十年来的大成就,也见证了厦门乃至福建/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供应链,强调链接、协同,重视需求、效率,循着“看不见”的供应链出海,我们看见了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看见了开放与合作的全球共识,“出海记”记下的,不仅仅是新福建爱拼会赢、链通全球的勇气,更是新福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与世界共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