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光影:从厦门出发 “金鸡”助力本土导演成长
金鸡落户厦门,不仅为影迷们献上电影大餐,也为厦门本土的电影人点亮了创作之路。今天的《逐梦光影》,我们为您讲述一位本土导演的创作人生。
曾云辉,导演,编剧,摄影,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电影处女作《喜马拉雅之灵》曾入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电影展,获得第六届厦门文学艺术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电影导演 曾云辉:这是一条河流,一个拐弯往下,因为我特别喜欢高山峡谷,我拍的电影刚好在喜马拉雅山的东南段,北边是雅鲁藏布大峡谷,一直穿越到林芝的南迦巴瓦峰拐弯往下,往印度洋走,这个地方有一个全世界最高最深的峡谷,叫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阔的山脉、奔涌的江水造就了蜿蜒奇绝的峡谷景观,也彻底翻转了曾云辉的创作生涯。二十多年前,厦门大学油画专业毕业的他,出于对影像的喜爱,走入影视行业。2013年底,一次拍摄厦门援藏项目的契机,曾云辉走进了喜马拉雅山脉,第一次了解到了藏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珞巴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部落文化的神秘无不让他心潮澎湃,自此,他将创作视角转向了少数民族。
电影导演 曾云辉:珞巴族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从山上原始社会的状态,直接进入的现代文明,所以他们很多老人,小时候还经历过原始部落的生活,当时这个点也是很触动我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拍一个,好像既远又近的部落回忆,我在当地的一片原始森林里面盖了一个他们的村落,希望还原他们在原始部落时期的状态,希望让所有珞巴族人可以通过这个影片,找到似曾相识的感受,我们从拍摄的器材,到人员,到整个剧本,到后期制作,全是在厦门,我们公司,整套完成。
往返于西藏、厦门两地,曾云辉和他的创作团队在当地搭棚取景、寻找珞巴族人本色出演,前后经历了四年多的拍摄和后期制作,2017年,曾云辉的电影处女作《喜马拉雅之灵》制作完成,入围了次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电影展,并于去年11月正式公映,引发了珞巴族同胞的广泛讨论。最近,曾云辉正在制作有关西藏唐竺古道的纪录电影《向下而生》,今年“金鸡”,他也打算多和志同道合的电影人在“家门口”交流。
电影导演 曾云辉:我碰到过像刚刚过世的万玛才旦,还有其他一些拍民族类电影的创作者,我觉得他们都有一个比较虔诚的心态,都需要有对某一种民族的敬畏之心,才能坚持去把民族文化转换成一部电影,我们参加民族影展这个板块,就发现其实很多民族题材本身是好的,但是很难输出到大众的视野,他们可能是缺乏很多商业的元素,这个部分如果在未来能够得以放大,比如民族题材能够和商业结合,我觉得是契机,也是发展空间。
金鸡奖落地厦门,也给本土电影创作人带来很多机遇,曾云辉就连续四年参与策划了“厦门电影论坛暨展映周”,对他而言,每年“金鸡”时刻的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对创作都是很好的滋养,同时,这一系列的配套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
电影导演 曾云辉:金鸡影展的放映,全国特别在北京的从业人员,都会跑到厦门,各个影城去观影,参加展映会,我觉得厦门变成被电影人关注的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对电影节的追捧就是来自这些观众,一定能够把对电影的热爱,电影的探索在这个城市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