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厦门:深化产业合作,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如下: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印发。系列报道“闽台亲上亲 融合向未来”11月2日播出第四集。一年来,福建省密集出台一系列贯彻落实《意见》的创新举措,持续纵深推进闽台经贸合作,在便利要素往来、深化产业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台企安心顺心发展,日益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老字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去年以来,厦门、福州率先将台资企业纳入本地老字号申报范围,相继有8个台湾品牌加入大陆老字号“大家庭”,这是福建省推动两岸经贸深度融合的一项全新实践。

获评“厦门老字号”台企“郑福星”负责人郑钧元称:“这是一个新突破,台资品牌参评大陆老字号终于有了行业标准,未来这对于台资中小微企业登陆大陆发展将是一个助力。”

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福建省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台企联的支持下,首支台商发起的两岸产业投资基金落地厦门,首期已募集7.86亿元,重点投资科技与消费行业。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全国台企联金融工作委员会主委吴家莹称:“这个基金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尤其针对台资企业、未来的青创文创、乡村振兴的这些企业来讲,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直以来,两岸行业标准难以互通,给两岸贸易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厦门率先设立大陆首个涉台标准化平台“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已收录两岸共通标准200多项。

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台资企业在福建投资布局跑出“加速度”。在厦门市同安区,台资企业东亚机械的第三个新厂区正加紧进行主体施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

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萤焕称:“政府都非常努力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引进新的产业,我也参观了很多的地方投资环境,但我们始终坚持投资在厦门。我们也希望从技术上、产业方向上,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未来的发展。”

大陆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台湾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跨海而来,在福建扎根。来自台湾的赖威羽大学毕业后就投身大陆芯片领域,他所在的台企厦门星宸科技是一家AI芯片创新研发企业,今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发行上市。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台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作为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建霖集团在厦门设厂后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从代工加工企业转型为拥有2000多项专利的创新型企业。

随着涉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福建成为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越来越多台胞台企选择福建作为 “登陆”的第一家园,共享大陆高质量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