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集市”助力企业稳健出海:海丝中央法务区构建“国际法务运营”服务体系
当前,我市正深入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并率先在自贸先行区打造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这个月初,服务基地又有10个项目揭牌,持续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的“服务集市”。
新上线的这10个项目主要服务企业出海,涵盖海外地区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阿拉伯地区服务中心是本次上线的项目之一。走进服务中心,团队成员们正在商定赴外行程,这几天,他们将“组团”前往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通过一周左右的交流拜访,初步搭建一个全链条服务平台,为中国企业出海阿拉伯地区提供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中心聚焦的是中阿双向经贸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从前期商务考察,到企业实体落地,再到后期运营,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服务保障。
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阿拉伯地区服务中心负责人 郑溪欣:比如最近我们有一家厦门企业,他要到阿联酋跟一家大型综合性集团合作,我们就从前期当地的投资政策、合作对象的背景调查开始为他提供服务。如果他觉得有进一步需要,我们就在落地等方面为他提供全面服务,避免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踩坑”。
目前,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已设立巴西、俄罗斯、阿拉伯地区三个海外地区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宽海外服务通道。 服务基地还不断探索创新,将法务资源与经济动能深度融合,构建“国际法务运营”服务新模式。一年前,盈科海丝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入驻服务基地,依托“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网络,中心覆盖的国际城市已经超过190个。这个月初,法律服务中心又上线了两个项目。其中,中国国际律师培训中心海丝基地将通过长期班和短训班的形式,为涉外律师提供国际仲裁、海外投资、跨境知识产权等课程,加速培养一批涉外法务人才,服务企业出海需求。
盈科海丝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 薛妮:目前从我们中心成立到现在,已经接手涉外案件七十多件。未来我们会扎根到像矿业、新能源领域,结合国别推出相应套组的法律服务产品,找到企业的共同问题,上下打通这个领域的资源,为企业在当地的落地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引进来”“走出去”桥头堡作用,眼下,服务基地正聚焦调解、仲裁和国际投资贸易等市场需求,完善涉外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聚拢专业资源,为企业境内外投资经营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的综合保障服务。目前,基地服务版图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出海“服务集市”已然形成。数据显示,自建设以来,服务基地合作共建机构累计新增合约数4470多件,新增合约标的金额达162亿元,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增合约标的金额约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