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看福建(八):无油省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
石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服中的合成纤维,是从石油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餐桌上的食物,从培育过程中的施肥到收割、物流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石油的参与;而家中的电器、门窗、塑料制品等,也与石油关系密切。这自然催生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今天的《“新”潮澎湃看福建》,我们走进泉州泉港,去探寻一个不产石油,却能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石化工厂。
记者 朱叙原:说到石油,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工具的燃料汽油,但其实你生活环境的80%,都跟石油,也就是原油有关,很多看得见的,更有很多“看不见的”衍生品,那么黑褐色的原油,是如何打造出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呢?我们一起到这些汽油的生产地福建泉港,去了解它的一生。
一艘“巨无霸”原油轮“斯博”,从沙特阿拉伯远道而来,静静靠泊在泉州湄洲湾青兰山码头,这里是福建省首座海上30万吨级码头,也是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属原油码头。来到这里的原油,经过这两条白色的管道,被输送至岸上的三个15万立方米的原油罐,再流入十多公里外的福建联合石化厂区内,时刻保障原油的生产供应。
记者 朱叙原:这艘300米长10层楼高的原油轮,已经停靠在码头3天了,它可以运载30万吨的原油,刚来的时候 由于原油的重量,它的吃水线是在船身上方黑色的位置,随着原油的卸货,它的船身也在不断升高,据我们了解,平均每艘船会在码头停留4天左右的时间,每小时最多可以卸货1万吨原油。
福建“不产一滴油”,如今却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石化重镇,石化产业也跃升为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占地7000多亩的福建联合石化厂区内,银塔巍峨,管线林立,各类化工装置24小时不停歇。原油从码头上岸后,经过海底管道输送厂区,流入炼厂的“龙头”装置—常减压装置做初步分馏,并根据不同组分,送到下游装置,进行进一步加工炼化。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党务办主任 林铭彬:总的来说,炼油装置主要的产品,就是通过原油的加工炼制,生成成品油,化工产品就是把炼油里头,适合做化工原料的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如果我们把原油想象成一座金字塔,那么根据组分沸点差异,分离出的最轻质油品就是石脑油,再下来便是我们较为熟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更重的组分还有蜡油、渣油等。这些组分有的可以作为燃料,有的可以作为下游原料。比如石脑油是制取烯烃和芳烃的重要原料。也许你没听过这两个词,其实,他们生产的产品遍布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
记者 朱叙原:我手上这把像米粒一样的东西叫做聚乙烯颗粒,是原油加工成的化工产品,事实上像我头上戴的安全帽,脸上戴的护目镜,包括我使用的化妆品,身上穿的衣服鞋子等等,都是由这一类产品加工而成的,可以说原油贯穿了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生产线上,一袋袋聚烯烃产品装袋、封口,在FFS膜区经过包装后,整齐地排列在共享托盘待装区。每天,这条生产线能产出2000吨聚乙烯、1000吨聚丙烯。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通过调整聚合压力和温度,可以改变聚烯烃产品的硬度、透明度、柔韧度,生产出医用口罩、家电外壳、矿泉水瓶、电线、汽车零部件等产品。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党务办主任 林铭彬:比如说你下游这个客户是做保鲜膜的,它就根据保鲜膜需要的这些特性,去选择相应牌号的聚烯烃产品。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聚烯烃业务团队经理 陆军:成品变成这个颗粒之后,再送到现在这个装置就是叫包装,把它包装成成垛的产品,然后经过储存,送到用户手中。
目前,福建联合石化拥有几十个聚烯烃产品牌号,填补了省内空白。不过,如此庞大的产业链,该如何保证及时供应,提升效率?为此,公司独创了“智慧共享托盘”技术,也就是在每个托盘里配备一个RFID芯片,这不仅能实现货物智能化转运,还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装车效率比以往提升5倍。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党务办主任 林铭彬:我们一方面是开发了客户的管理平台,所有客户在进行提货、出厂的时候,可以事先预约,做好计划的跟踪,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整个物流系统上,都很好地进行了在运输和转运环节的优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聚烯烃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但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怎样才能更高效、绿色地利用这个宝贵的资源?我们来到加氢裂化班组寻找答案。
现场:打电话沟通中,我准备这会儿去现场检查一下,你稍微关注一下。
加氢裂化,是一种石化产业中重要的油品转化工艺,能够让低价值的中间原料变为高价值的化工原料,充分利用每一滴油的价值。利用加氢方式,脱离出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同时实现了清洁、低碳的“绿色生产”。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炼油一业务团队加氢裂化装置班长 钱程:由于我们进行了加氢的工艺处理,我们生产出来的这些航煤和柴油的产品,质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是非常环保的,是不会产生二氧化硫,这些有害物质的一些很好的产品。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自成立运营至今,已累计加工原油1.56亿吨,生产乙烯近 1500万吨,累计实现产值超8500亿元。作为“链主”,福建联合石化也“穿针引线”,和40多个中下游产业项目组成了“石化朋友圈”,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了新的“万亿”产业集群。从贫油省蜕变为石化大省,如今,福建石化产业正朝着“减油增化”、一体化、精细化发展,也朝着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