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挤奶车间

“你们都是从福建过来的?我是闽宁镇的,虽然还没有机会去你们那里,但是我认识很多福建人。我现在还要努力工作,今后一定会去你们那里,看看大海,看看福建的好山好水好朋友!”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员工小马说。11日下午,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共同举办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团来到这家公司采访。

“我小时候,老家那边是个戈壁滩,老人们说‘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28年前,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才有了闽宁镇。现在,我们镇有6万多人口,在我们公司这儿工作的也不少。”小马告诉记者,“你们福建人说‘爱拼才会赢’,我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加倍努力工作,让小牛更快长大,让奶牛产更多奶,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牛奶和中宁枸杞、贺兰山葡萄酒、盐池滩羊等都是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中“六特”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塞上牧源牧业公司位于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这里恰是北纬38度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核心区”,气候干爽、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牛奶产业。

站在公司2楼大厅,隔着巨大的玻璃幕墙,采访团一众编辑记者看到挤奶车间里,数百头花白相间的奶牛列队有序走上挤奶转盘,转盘转一圈后挤奶作业完成,奶牛们又依序走下转盘。

“我们这里有2台全球领先的博美特转盘式全自动挤奶设备,每个转盘有80个站位,转一圈平均时间是2分45秒。上转盘的每一头奶牛,系统会自动识别它的身份码,并在车间电脑大屏上以不同颜色区分显示当次采奶量、当日累计采奶量,还要和这头牛的历史平均数据自动比对。数据异常的,会自动报警。”塞上牧源牧业公司牧场场长周帅介绍说。

“为什么要和历史数据比对啊?因为我们一个牧场有将近1.6万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异常通常意味着这头牛有状况了,比如可能怀孕了,或者生病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及时进行区别处置。”周帅说,现阶段公司奶牛日均单产40公斤左右,日产鲜奶240吨,全部专供于蒙牛乳业,所产生鲜乳的平均乳蛋白、乳脂、体细胞等质量指标都远高于欧盟标准。

偌大的挤奶车间里,看不到一滴牛奶。挤出来的牛奶,离开牛体后,全程经由无氧无菌管道设备自动输送到生产车间。这家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超过1600亩的全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企业,去年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公司目前在职员工140人,其中少数民族110人。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融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聘请少数民族厨师免费为员工提供一日三餐,在场区显眼位置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识,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歌咏比赛、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塞上牧源牧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们还建设了3万余亩饲草基地,解决就业超过5000人,让‘黄金奶源带’含金量更高,推动宁夏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自银川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该市奶牛存栏超过30万头,肉牛、滩羊、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为17.6万头、94.7万只、11.1万头和163.1万只。银川市通过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落地到“生产线”,使现代与传统交织下的银川畜牧业走向崭新的发展阶段。

1700座犊牛岛,一牛一房,冬暖夏凉,犊牛成活率90%。

场区内,利用“牧光互补”项目将太阳能资源和生产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还能遮阴让牛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