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鹭”者说(一)韩萤焕:跨海圆梦 “捷豹”频传
自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厦门,迸发出了更强的磁吸力,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对海峡的这一头充满无限憧憬。大家都很好奇,在第一家园工作、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五集系列访谈《融“鹭”者说》,邀请那些率先踏上“融合之路”的探路者们,把各自精彩的融“鹭”故事说给你听。
从默默无闻的送货小弟,到跻身胡润百富榜的上市公司老总,这个过程有多远,要走多久?华丽蜕变,展翅高飞,谁能给予翱翔的翅膀、托举的力量?扎根厦门30余载,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萤焕,用亲身经历给出最生动的答案。《融“鹭”者说》第一集,我们带您一起走近韩萤焕,听听他跨海圆梦、“捷豹”频传的故事。
主持人 邓文诗 VS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萤焕:韩会长你好。你好小邓。你好,幸会来参观您的工厂。刚进来我们看到这个公司的形象公仔,叫“捷豹”,它有什么寓意吗?作为公司的形象非常醒目,这个“捷豹”公仔是企业的代言,从我们的中文意义来讲,捷豹两个字,它就是一个敏捷的豹子,目前在商海上面来讲,因为很竞争,我们每个企业都希望就是说,大家的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非常敏捷,能够瞬间捕捉到市场信息,然后很快进行调整跟改善,永远跟得上市场的脚步,所以叫捷豹,很敏捷的豹子,同时也是好消息频传,像小时候家里面也都比较穷,每天为了吃饭的问题在发愁,从我们的闽南话的寓意上面来讲,吃饱吃饱,不会饿到。
带着“吃饱”这个朴素的梦想,1990年,32岁的韩萤焕跨海登“鹭”,成立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推空气压缩机的生产销售。空气压缩机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当时,大陆的空压机行业规模虽大,技术却薄弱,高端产品大多依靠进口,诸多领域遭遇“卡脖子”现象。因此,解决“卡脖子”问题,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成为韩萤焕在“吃饱”之外的又一个梦想。
主持人 邓文诗 VS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萤焕:你看我们这些设备的话,都是属于我们最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转子在加工过程里面,它整个的技术研发,设计核心,都是在我们这边,目前我们大概有250多个工程师,公司的专利数已经有100多个了,我们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现在正在攻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目前是属于压缩机行业里面,,技术难度是最高的,研发创新的话,目前我们的样机都已经出来了,我们也都开始生产出来,对我们来讲的话,在压缩机里面所有“卡脖子”的问题,我们都一一都解决了,目前我们要开始大量向市场去推进,进行进口替代。
主持人 邓文诗 VS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萤焕:会长,我们刚才走了一下这个厂房,确实给我的一个感觉,真的是比较震撼,规模现在做得很大,您是如何想到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在台湾的话,我原来是做送货小弟,因为那个时候的话也想说,一辈子打工也不行,所以那时候刚好有一个朋友,他做这个机械设备的,他不做,他说转让,少不更事,胆子也很大,人家专业都做不行了,我们的外行人就把它接手下来了,一开始做也不是做得太好,刚好适逢改革开放,1990年的时候,有好多台湾人到这边来投资,他看到我做得也很辛苦,他说,你要不现在适逢改革开放,你到大陆那边去投资看看走走看看,在1990年6月份的时候,我就到厦门来,来了以后的话,也得到厦门市政府,从技术方面的支持,包括务工 工商各方面的支持,还有包括管理上面来讲,给我们也有很大的支持,最早的一个厂房规模是多大,3000平方米。那现在呢?现在用的这个厂房是7万平方米,去年我们向厦门市政府这边提出投资,大概投了15个亿,我们也向政府取得了180亩的地,像我这几年的投资,受到国家“惠台31条措施”里面的,土地优惠政策,因为我们在投资过程里面,第一个土地上面来讲,我们就取得了30%的优惠,这一点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持跟鼓励,另外一个的话,因为这几年我们企业都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我们在税收上面来讲,包括研发创新上面的补助来讲,政府都给我们非常多的补贴,在税收优惠上面来讲的话,一年可以取得大概一两千万元的资金补贴,所以我们能够发展得好,政府给我们大力的支持,同时给我们鼓励。
登“鹭”发展30多年,在惠台政策的支持下,韩萤焕的企业跑得如捷豹般迅猛,年产值从3000万元人民币一路跃升至15亿元人民币。2021年7月20日,东亚机械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韩萤焕的人生又迎来一个高光时刻。
主持人 邓文诗 VS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萤焕:34年前,您在台湾新竹望向我们这个对岸,现在34年过去以后,您现在此时此刻有什么样的一个心态心情?回想34年前,我从台湾来的时候一无所有,我能有今天这么样的成功,当然离不开祖国大陆大力的支持,这是一个良好的环境,还有再来一个,我们的这些员工,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所以他们也很支持我,我们对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如果现在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您想对34年前的您说什么呢?回想34年前,总结一句话,我来对了,回到祖国大陆来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