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强”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已入驻“高研值”项目85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厦门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开了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局面。眼下,厦门科学城建设换挡提速,省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正成为我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已入驻“高研值”项目85项
作为我市瞄准原始创新,培育产业新增长极的重要平台,厦门科学城核心园区目前已吸引超过1600家企业注册,正逐步实现从“搭框架”向“强功能”的转变。其中,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今年新增入驻20多个项目,“高研值”项目累计达到85项;Ⅱ号孵化器已汇聚20家企业,成为我市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的聚集地。上个月,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刚刚落户科学城Ⅱ号孵化器,作为“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运营牵头单位,研究院聚焦国际间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项目成果转化,接下来,他们重点将加强厦门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和产业交流,并提供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勇坚:有很多跟厦门产业,特别是“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的一些未来产业的科技成果,高校的成果可以到厦门来落地,我们也已经开展了很多项目的对接。
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 未来产业“硕果累累”
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策源地,是厦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当前,包括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在内的一批创新平台,正在为厦门未来产业的创新策源提供引擎。翔安创新实验室发现全新的鼻咽癌血清标志物,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牵头研制的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嘉庚创新实验室在氢能、半导体与未来显示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0多项,孵化超2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嘉庚创新实验室在氢能领域孵化的企业,华商厦庚氢能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攻克了新电堆结构、纳米复合隔膜等制氢关键部件,平均每生产一公斤氢气耗电3.75度,企业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制定的2026年技术目标。
嘉庚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助理 郭奇勋:在氢能领域 我们孵化了5家公司氢能产业未来可能是个万亿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很好的产业生态,我们现在也有在联合国企央企以及政府,进行一些大的示范工程的建设打造一个在东南沿海的非常重要的氢能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基地。
厦门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80位
经过多年发展,厦门科技创新实力正加速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性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厦门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排名第80位,比前一年上升11位。在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排名,厦门位居第38位,比上年提升25位。
当前,厦门正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并出台11条措施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兑现企业研发费用补助、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超过9亿元;立项支持52个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以及14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突破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量产技术、高品质氮化铝粉体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今年,我市还计划统筹10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撬动各类资金1000亿元,全力支持建设省创新实验室、科研基础设施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及颠覆性、前沿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