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和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嘹亮号声,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当时名为“厦门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运而生,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之一。

从建站初期的12人(含抽调),发展到如今的143人,大学及以上学历占87%,在编人员持监督员证占84%,全面打造高素质人才梯队;从单独的房建专业监督,演变为集房建、设备安装、市政、地铁、涉海等专业齐全的工程监督机构,持续筑牢工程质量安全“护城河”;推动监督制度从无到有、监管模式不断创新,逐渐闯出以“质”转“智”监督转型新路……

时间的巨笔承载着奋进的重量。40年奋进求索、开拓创新,4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在厦门经济特区踏浪前行的历程中,在市住建局党组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质安人接力、坚守、创新,躬耕建设之间,严守工程质量安全“生命线”,依法监督、科学管理、开拓创新,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力量,为厦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事业交出了值得铭记的历史答卷。  

一份党建领航的红色答卷

初心如磐跟党走,“红色引擎”推动监督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

作为市住建局下属参公单位,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以下简称“市质安站”)成立40年来,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促进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强劲有力的“红色引擎”推动工程监督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质安站聚焦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坚持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持续优化党员结构,推动党组织日渐发展壮大。近年来,该站打造了“1+5”创新型党建品牌矩阵,推出党总支“重质成城 筑安为民”党建品牌和“监帮聚力”等5个支部子品牌,充分释放党建工作牵引力、带动力和凝聚力,以“品牌效应”明方向、聚力量,让基层党员干部行有参照、干有抓手、追有目标。

在党建品牌带动下,一系列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业务科室从传统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合力攻坚”,“党员领头干、大家跟着上”的局面逐步形成,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如今,走进市质安站监督的项目工地,一个个党建联动体系正在有效运转,构建起“监督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全新格局,让党旗在每一个业务阵地飘扬。该站以支部共建为抓手,“党建+质安监管”“党建+项目服务”等创新共建模式为载体,推进“支部建在项目上”及“项目之家”建设,架起沟通桥梁,促进项目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党组织同频共振,共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创优、文明工地及“爱心厦门”建设等重要工作。  

一份匠心筑梦的责任答卷

迎难而上啃“硬骨头”,以专业技术保障服务城市建设发展

过去的40年,恰逢厦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也是建筑业由粗放型发展加速向精细化发展转型的变革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守牢工程质量安全“生命线”,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监督服务?市质安站用实际行动作答:不畏前路迎难而上,通过持续修炼“内功”,啃下一块块技术“硬骨头”,以责任铸就质量、以匠心成就精品,以专业技术保障服务城市建设发展。

数据显示,市质安站成立以来,累计监督单位工程24000余个,建筑面积约22400万平方米。该站所监督工程获得“世界人行桥奖”等世界级奖项2项、鲁班奖1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9项、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国家级奖项14项。近年来,获得省优质工程奖年均15项以上,市优质工程奖年均90余项,为厦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质安力量”。

奋斗者的足迹,总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痕——

1984年,市质安站刚成立,就作为技术中坚力量承担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一期扩建工程监督任务。在缺乏监督经验的条件下,监督人员亲力亲为、身兼数职,展示出年轻技术部门勇于拼搏的面貌,助力该工程于1985年11月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拓宽了厦门的空中走廊。1992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已有较多项目监督经验的市质安站再次扛起机场项目监督大旗,探索出“三勤一保”的机场项目监督机制,顺利确保机场T3航站楼于1996年11月投入使用,给经济特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5年,火炬高新区跨岛开发建设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城南)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也正式破土动工。“三园”建设同时启动,给市质安站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不怕苦、不畏难、不言弃的质安人逆势而上,针对“三园”工程工期短的特点,专门制定“零耗时、八同步、十不准”监督办法,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大型项目监管机制,仍不断完善延续使用至今。

2006年,我市启动了第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之后的近20年间,市质安站相继成立民生工程建设战役保障性住房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地铁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每周派出人员下沉一线协同各参建方抓好方案制定、措施细化、外部协调等工作,形成“一周一点评、一月一小结”监督服务机制,有效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至今,厦门已建设市本级保障房项目56个,共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4.9万套,多个保障房精品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等国家级奖项。

2013年,厦门地铁拉开建设序幕,对于市质安站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缺乏技术人才和相关工程监督管理经验,且施工难度“高”“险”“难”“紧”,鲜有借鉴的案例。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质安人勇于攻坚克难,时任市质安站总工程师、现任市质安站站长的蔡森林带领一批年轻骨干,组建了监督管理团队,采用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铺筑厦门地铁监督服务特色之路,助力厦门地铁在十年间建成运营3条线路、98公里,创造了“厦门速度”。其中,地铁1号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地铁2号线二期荣获鲁班奖。

2018年,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正式开建,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许多技术难点创下了全国纪录甚至世界纪录,比如,云海线和熙楼结合电梯筒采用钢结构多层螺旋吊桥的建筑形式为国内首创,和美桥结构采用大跨度单边支承V塔悬索,其跨径为世界上同类型桥梁结构之最……为了将其打造为精品工程,市质安站第一时间组建监督及技术服务队伍,成立“轻骑兵”一线协调服务工作组,采用首件验收、危大工程关键节点风险预控等多项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助力项目应用了住建部新技术中的8大项、26小项,并和参建各方协力完成2项发明专利、7项外观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等成果。最终,该项目连续获得4项全国性奖项、2项世界级奖项。

与特区发展进程相伴相生,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次开拓之举,都凝聚着建设城市的拳拳之心、造福百姓的眷眷之情。从1984年到2024年,无论是工业园区建设、新城开发、体育会展等重大产业项目,还是保障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抑或是机场、地铁、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都有市质安站参与的身影——他们是“服务员”,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换来项目建设“加速度”。他们是“贴心人”,千方百计破解项目难题,换来民生实事“成绩单”。他们是“幕后人”,持之以恒提升项目品质,换来城市发展“好风光”。

一个个烙上“厦门建造”印记的建设项目,在全国或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背后都饱含质安人奉献的汗水,但只要擂响战鼓,质安人便会全力以赴,使命必达,不负众望。  

一份改革创新的发展答卷

探索深化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持续输出“厦门经验”

因改革而生、伴时代前行、与特区共荣。随着特区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市质安站也与岁月同行、伴城市成长,持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走出一条探索深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并不断输出“厦门经验”,切实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1985年,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实行工程质量等级核定制度,市质安站负责核验工程质量等级(优良、合格)。2000年起,国家推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市质安站从责任主体向监管主体转变,开启新一轮聚焦制度、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大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分级管理,现已建立起“站领导—中层干部—监督员”三级检查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监管责任。逐步形成以两项监管机制为主要抓手、多项协同机制配套的监管模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保证了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具体来说,两项监管机制包括“1”+“3”监督检查机制、结果处置“2+2”工作机制。其中,“1”是指“双随机”监督执法检查机制,“3”是指整改“回头看”、科室巡查、专题整治(专项检查)等3个监督检查机制。“2+2”工作机制中的第一个“2”是指以“点评+评议”的方式集体审核处理结果,第二个“2”是指以“通报+约谈”的机制警示处理责任单位。多项协同机制包括针对主要材料及实体质量的“三场联动”检查机制、针对重难点/大型项目的“1+2+1”项目监管机制,以及四个专项整治、桩基“一桩一档”影像留存制度、工地早晚班制度、层级指导专项工作、首要责任制专项检查等创新举措。

在建设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智能建造为抓手,大力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具有建筑行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是必然方向。市质安站将通过搭建与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相配套的管理体系,持续探索新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作为、主动服务,助力厦门建筑业现代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成绩属于过去,奋进正当其时。站在成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市质安站表示,将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篇布局,勇立潮头逐浪高,勇毅前行再出发,在全市发展大局中作出新的贡献。

新起点华章铺展,新征程浩然开启。  

主要荣誉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获得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工程质量十佳监督站”“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获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金砖厦门会晤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