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继续聚焦厦门,在头版刊发报道《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同时继续推出《鹭岛蝶变 厦门实践》专栏,关注厦门一湾一策打造美丽海湾的经验举措。新华社24日也播发题为《厦门:打开海堤让大海更好“呼吸”》的文章。

《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详细介绍了厦门着力平衡发展与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文章提出,海湾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厦门海域资源丰富,但海域面积小,开发强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

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一、播下一颗种子,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瑛参与厦门市海岸带综合管理项目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从种下筼筜湖的生态修复这颗环保的种子开始,厦门如何开展陆海统筹,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故事。二、传递一种理念,以环境改善促经济发展,从哥斯达黎加姑娘玛丽·库尔在厦门大学求学的故事切入,一一例举了厦门多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海外培训,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国际上推广的实践,促进国家间海洋各领域交流互鉴,加强海洋国际合作。三、建起一个“朋友圈”,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从获评“联合国人居奖”,到厦门国际海洋周成功举办,厦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蓝色伙伴关系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解决全球海洋生态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专栏刊发:一湾一策打造美丽海湾

《鹭岛蝶变 厦门实践》专栏,发表题为《福建厦门持续推动海洋生态治理:一湾一策打造美丽海湾》的文章,报道从杏林湾惬意的海上骑行切入,介绍了在新城建设、杏林湾水源污染整治、环湾景观建设、生态低碳节能等方面,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及成效。

新华社发表文章:《厦门:打开海堤让大海更好“呼吸”》

新华社在《厦门:打开海堤让大海更好“呼吸”》一文中,讲述了厦门第一条跨海海堤高集海堤,从修建到“打开”的巨变,折射出厦门生态文明理念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