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关注两会新“声”,今天我们来聊聊带娃的事。相信不少家长在带娃的过程中,会碰到几个痛点,一个是0到3岁孩子的托育问题,一个是孩子寒暑假的托管问题。为了缓解家长们的带娃焦虑,近几年,我市探索了不少“官方版”带娃新举措,效果怎么样?我们先来看记者的走访调查。

冬日的午后,阳光洒进教室,孩子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享用他们的点心。这是一家开在金尚小区居民楼下的托育机构,2022年11月开办,目前有0到3岁的幼儿34名。作为一家依托社区的托育点,它的开办充分利用了社区的公共配套资源。

金尚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黄小英:(这个场地原本是做什么的?)原本是物业作为保洁员的住宿点以及一些物资仓库,刚好这个是属于全体业主公共配套设施的阵地,也遇到一些居民正好有这个托育的需求。

黄小英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统计,目前金尚社区0到3岁的孩子有300多个,大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为了帮社区居民缓解带娃焦虑,他们从2021年就开始策划在辖区内做托育服务。除了利用现有场地,“挤出”办园空间,他们还引入国企,打造了这家社区托育点。

金尚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黄小英:像前期的场地使用协调,包括对居民意见的征询,还有普惠性政策的扶持,我们就作为一个中间方来做沟通协调,第二个就是像社区,不管是宣传还是服务的平台,我们都给托育机构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方便他们做招生的宣传。

目前,这家社区托育点能提供4个托班,71个托位,有教师员工9名。作为一所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他们的收费是托大班每个孩子每个月3000元,托小班是4000元。负责人林亚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现阶段,他们每个月的开支是12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9万元,基本是在亏损的状态下运营。

天地金尚托育中心主任 林亚艺:给我们的场地费算比较优惠的,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用工成本更高,要达到80%的入托率,我们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比如我们71个托位,要达到56个孩子。

除了运营成本,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也存在难点。这家位于两岸金融中心片区的幼儿园,是我市一家国有企业打造的,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它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面向企业员工开办了暑期托管服务。

湖里区国贸优才实验幼儿园园长 李丛伶:到了暑假,我们根据班级因地制宜,我们会把一楼变成幼儿园的场地,二楼三楼就会变成小学(教室)的样子,把小朋友的区域柜,桌椅收起来 换成了适合小学生的桌椅。

我们了解到,这家幼儿园在2022年秋季开园之前就试水了暑期托管,去年暑期,更是有400多个孩子报名参加,托管服务每个月只收取孩子的伙食费用600元,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员工的带娃问题。但是,增加了服务内容,相应的成本和人员压力也随之而来。

湖里区国贸优才实验幼儿园园长 李丛伶:(暑期托管)班级成立是有要求的,一个班有30个孩子,我们就可以配3个老师,这个劳务费出自厦门市总工会的补助,明年如果人数再多,可能会存在一个教师人数会不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经营成本压力比较大一点,目前的收费加上幼儿园的补助款是没有办法满足幼儿园的整体运营。

【托管托育成为影响生育的主要因素】

看来“官方版”带娃是个不错的路子,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何既让他们做好服务,又能缓解经营压力呢?在今年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汤雅玲就“官方版”带娃提出了相关提案,我们听听她的建议。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汤雅玲代表民盟界别提交了《“官方版”带娃,破解寒暑假“看护难”现象的建议》。汤雅玲表示,当前从托育到托管,都是影响市民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市政协委员 汤雅玲:像厦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3年整个全市的出生人口在4万4千人左右,厦门本市户籍的只有2万1千人,比我们高峰期的时候,就是2016年,那时候开放二胎 是一年能生9万个孩子,就是看管难的问题,让很多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在汤雅玲看来,“官方版”带娃的探索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保障服务质量,还可以汇聚街道社区以及校企的力量,共同助力托育托管的相关服务,而不是仅靠机构单打独斗。

市政协委员 汤雅玲:虽然生孩子是个人问题,生孩子之后整个养育教育还是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比如街道作为一个协调,细分到社区,形成一个就近原则,第二个关于学校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像开放图书馆、体育馆,开放教室,都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第三个就是企业,像是产业园区有空余的空间可以开发出来,作为职工子女写作业的地方或者临时托管的地方。

另外,如何有效地扩充托育、托管师资队伍,汤雅玲认为,除了现有的教师资源,还可以加入志愿服务以及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打通各方渠道,盘活师资队伍。

市政协委员 汤雅玲:志愿(服务)比如大学生的志愿者,还有一些退休教师,还有银发人才还是很多,都是可以加入师资的扩充,购买服务就是和现在比较办得好的托育机构相结合,做一个相互的补充,幼儿园现在生源在缩减,所以有些师资力量是可以做些培训,参与到这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