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整改整治出实招 成果转化促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沧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整改整治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以整改成果提升推动海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定位 助推高质量发展更有力
海沧以“产业立区”。立足这一定位,海沧深入调研找问题,区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堵点,创新探索“八办”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工作机制。增资扩产环节从10个精简至5个,办理时限由224天提速至64天,为产业发展高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海沧坚持广开言路,倾听企业需求,不定期召开“服务企业接待日”,在全市首创企业“进不了窗口”综合事项服务中心并设立街道分中心,协调解决工期滞后、工程款拖欠等问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2023年,区、街两级共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43场,协调解决企业诉求586件、办结率超九成,交出了益企惠民的高质量答卷。
与此同时,海沧密集出台商贸、文旅等行业领域扶持政策及“国际一流人才湾区15条”等人才扶持新政策,兑现扶持资金8.4亿元,惠及企业3292家(次);成立海沧区台资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加强对台企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政策扶持力度,兑付扶持资金970余万元。
发挥优势 对台交流联系更密切
海沧台商投资区因台而立、因台而兴。一段时间来,海沧聚焦两岸交流融合,深入检视整改,以实效推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子。
在人才队伍方面,海沧持续增强台湾青年人才就业创业靶向扶持,致力提高中青年台籍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推动台籍干部参与中心工作、参加重要培训,注重全面发展。
此外,海沧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赤土模式”,秉承“乡村振兴、两岸合作、驻村规划、陪伴服务”的工作模式,依托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 ——一支以18名台湾青年为主体的社会组织队伍,以“先造人、后造物”的社区营造理念,开展“陪伴式”乡建工作。
聚焦民生 破解基层难题更彻底
整改整治成效如何,要看成果清单,更要看群众所感所获。聚焦民生,海沧以实干推动发展,用实效取信于民。
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创新“社区治理先锋领跑行动”,20个社区“书记领跑”项目引领辖区社区基层治理实现全域提升。
在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海沧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引进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开展社会福利中心提升改造工作,进行现场适老化改造、添置设施设备等,提升整体环境舒适度,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海沧还将信访接待下基层与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相结合,创新“双主官”接访模式,积极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到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打造“枫桥经验”海沧做法。群众安全感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有关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法委会议上作推广交流。
动真碰硬 问题整改整治更扎实
带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海沧坚持动真碰硬,靶向发力,推动问题整改整治更扎实。
抓“关键点”。结合省委巡视指出的问题,海沧将“加强港区基础建设”作为区级专项整治项目,在“港、产、城、人”融合的大视角下查找堵点痛点难点,一体推进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和服务提质升级。
啃“硬骨头”。海沧街道围绕“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玛瑙加工行业污染”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引导玛瑙产业从“加工型”向“展示型、电商型”发展,实现了经济、民生、社会、环保的多赢。
解“急难愁盼”。推动沧江高中等4所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9450个,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时服务全覆盖,推动石塘、石囷南路等23个口袋公园以及马銮湾智慧体育公园、三江口湿地公园建设,区级10类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取得实效;在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中,渐美、新垵、石塘、山边等四个精品村生成117个项目、总投资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