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端午龙舟往事
今天是端午节,在这里首先祝大家端午安康,阖家幸福,说到端午节,大家肯定会想到赛龙舟,在我们厦门,赛龙舟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在清道光年间的《厦门志》中,就有关于赛龙舟的记载,那么百年前,厦门人是怎么样赛龙舟过端午的呢?今天的《来去厦门》,我们就带您去领略一下,厦门的“龙舟文化”。
现场:划呀划,一二三,比赛飞起来就叫“be2”,我们这个动作闽南话就叫“be2”,掠鸭掠猪,走一半就掉下来,扫除病夫之讥,是要治理散沙之病,在闽南最热闹的端午民俗中,赛龙舟有着什么样的厦门故事?
记者 杨弘:赛龙舟,用闽南话怎么说?
市民:飞叫做“be2”,划的时候,好像在飞一样,叫“扒舲舳”。
说到端午“赛龙舟”,不少老厦门都能聊上几句。厦门的龙舟文化由来已久,在清代道光年间的《厦门志》中,就有对“赛龙舟”的记载。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从当年拍摄、绘制的图片中,依然能够看到,当时人们聚集在鹭江赛龙舟的热闹景象。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以前划龙舟它就是在虎头山到水仙宫之间的那片海域,这座山下去,就是龙泉宫路头,前面就是海了,人山人海围在这里看赛龙舟,同文顶以前就是看划龙舟,抓鸭子比赛的最佳场所。
当年,厦门民间在“赛龙舟”期间,就有上演热闹的“水上掠鸭”活动,据传,这是由当年郑成功操练水兵时的一种训练方式演变而来的。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厦门就是因地制宜,把海当成娱乐广场,它就在海上进行,端午节在鹭江上的水上运动,抓鸭子,这是抓鸭子的杆,它大概可以看得出来,真的是有五六米长,男人要从杆走过去,把鸭子套出来。
除了“水上掠鸭”,大家甚至还会“掠小猪”。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陈亚元:捉小猪,人家已经写着“成功”就是小猪捉到了,这边有墨油,他没抓到没成功,就滑下去,整幅体现出端午节的水上运动情境。
斗智斗勇、热闹有趣的“龙舟”比拼,在晚清时期也吸引了不少在厦门的外国人参与其中。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这是一艘外国的船,船上挂了不同国家旗帜,厦门是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人也有猎奇的心态,(赛龙舟)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活动。
不过,万人瞩目的端午赛龙舟活动,在1938年日寇入侵厦门后,被迫停止。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端午赛龙舟,才在集美逐步恢复。
记者 杨弘 :您知道吗,集美龙舟池,是我国的第一个龙舟竞技比赛专用人工池。
上个世纪50年代,陈嘉庚先生组织集美百姓和集美学村师生在集美海上举办龙舟竞赛活动。他还亲自督造龙舟,先后在海滩筑堤建了内、中、外三个池子,如今我们熟悉的龙舟池,就是在1955年建的外池 ,池畔建设有还有“启明”、“南辉”等多个亭廊。
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坚定:围起来有个好处,水位能够相对固定住,水流都是一样的,有利于正规赛事的开展。
为什么要恢复“赛龙舟”?陈嘉庚先生1954年撰写的《集美龙舟竞赛小纪》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坚定:陈嘉庚复办龙舟赛,扫除病夫之讥,治理散沙之病,外国人讥讽我们为东亚病夫,陈嘉庚觉得我们没有注意强身健体所致,一艘龙船一定是听着鼓的号令,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这个就是陈嘉庚所期盼的,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团结一致。
经过几届龙舟赛的摸索,《1956年端阳节龙舟比赛办法》诞生,这也成为我国制定龙舟赛程的蓝本。
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坚定:陈嘉庚他是按照国际赛事的规则,亲自制定了关于龙舟赛的规则。
集美学校委员会宣传接待科原科长 林忠阳:1987年第一届国际嘉庚杯龙舟赛就在我们这里举行。
如今,在集美龙舟池里,“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已经成为了厦门端午文化的一张“新名片”,端午佳节前,海峡两岸的青年学子汇聚集美学村,在龙舟池里飞桨逐浪、百舸争流,为奋进,为传承。
集美学校委员会宣传接待科原科长 林忠阳:龙舟的文化链接海峡两岸人民的情感,体现中国人民一种团结的精神,我们闽南人常唱一首歌爱拼才会赢,我们每位中国人都应该拼搏,爱拼才会赢,这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文化。
记者 杨弘:一年又一年,我们过端午节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老传统中感受先辈精神,在新当下体验传承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