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葫芦山革命烈士陵园,同安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向革命先烈致以哀思。

清明祭英烈,行动慰忠魂。昨日一早,同安区葫芦山革命烈士陵园奏响哀乐,烈士纪念碑下肃立着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身着迷彩服,低头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哀思。

这是同安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暨烈士纪念设施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现场。今后,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将传承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赢得社会尊重、彰显自身价值,为富美新同安建设贡献更多退役军人力量。

凝聚老兵力量

发扬志愿精神

活动当天,同安区“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分别为全区11个镇(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授旗。未来,将通过各镇(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应急救援保障、红色国防宣讲、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6方面开展服务。

“志愿服务是退役军人弘扬传统、奉献社会、奋发有为的实践平台。”同安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杨长城介绍,该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对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实行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助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规范发展。据悉,该志愿服务队设于同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下,依托全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协调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业务上接受厦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指导。

近年来,同安区广大退役军人在乡村治理、文明创建等方面,充分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这批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优秀代表,在不同领域向广大干部群众展现退役军人风采。”杨长城说,接下来将大力吸纳更多优秀老兵融入社会志愿服务,不断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

共建红色阵地

讲好英烈故事

葫芦山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栽种的苗木郁郁葱葱。近一个月来,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督促陵园环境全面优化,推动烈士纪念设施提质升级。

未来,如何在葫芦山烈士陵园进一步夯实红色教育阵地作用?活动上,大同街道、同安公路分局、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武警执勤二大队依次签订结对共建共学协议书,建立起同安区烈士纪念设施“1+4”结对共建共学工作机制——即由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以葫芦山烈士陵园为平台,联合机关单位、属地街道、驻地部队和周边学校,从国防教育、文明创建、陵园管护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联和阵地共享。

“我们将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共建单位将合力推动“烈士陵园、文化公园、精神家园”三园合一工作。此外,还将组建同安区英烈讲解员队伍,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用英烈事迹和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砥砺初心使命,厚植青少年群体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