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要求,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和厦门晚报社等媒体开设“不文明曝光台”专栏,直击城市不文明现象的同时,持续跟踪曝光点位、督促整改并不定期回访,有效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助力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厦门晚报社:

成立工作专班组

及时追踪落实情况

今年7月18日《厦门晚报》“不文明曝光台”专栏报道。

“你们看,原先这里的路面坑洼不平,现在不仅干净又平整,还不会产生扬尘,好走多了!”在湖滨北路97号西郭场地,在汽修店就职的邹先生指着已完成沥青铺设的路段激动不已。记者走访西郭场地内的汽修、餐饮、健身、仓库等区域察看,发现环境总体上较为整洁有序,道路干净,地面无垃圾。

据了解,厦门晚报社“不文明曝光台”专栏报道了湖滨北路97号西郭场地存在的不文明问题之后,相关责任单位非常重视,成立专门整治小组,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其中,针对棕榈泉冷却塔下脏乱、停车场内养鸡、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治。

相关责任单位表示,媒体监督报道之后,他们已主动投入资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提升,对路面及部分商户外墙、垃圾池等区域进行集中整改,完成场地通道沥青铺设等,同时将持续配合属地街道加强开展市容整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杜绝不文明现象反复出现,确保整治成效。

记者获悉,“不文明曝光台”专栏推出以来,厦门晚报社成立工作专班组,深入暗访各个不文明场所地点,进行全面客观的采写,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并及时追踪整改情况,力求监督实效。专栏获得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有力督促各级各部门查缺补漏、立行立改,在推动文明创建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厦门晚报》还开辟“文明创建我要说”专栏,让广大读者反映不文明现象,为文明创建献计献策。市民读者通过该栏目强化互动,表达意见建议,从而发动更多市民踊跃参与文明创建,形成推动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

厦门晚报社通过专栏系列报道,用鲜活的案例亮起不文明警示灯,进一步提升文明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并以媒体视角展现市民参与文明共建的自觉意识和浓厚氛围,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让市民读者广泛参与其中,强化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大力营造人人共创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数据

150多个专题版面

“不文明曝光台”专栏在每周一、三、五推出整版或跨版专题报道,并在头版醒目位置做标题图片导读。截至目前,共推出50多期报道150多个专题版面,涵盖各区、街及相关部门、企业等,每篇报道均配发精心推敲的评论员文章“马上评”——《主管部门作风简单化 简单问题就会复杂化》《媒体曝光到哪,我整改到哪,要不得!》《推诿躲闪不是真本事 市直部门更要有担当》等等。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直击城市不文明痛点

督促问题整改

今年5月10日《特区新闻广场》“不文明曝光台”专栏报道。

在思明区前埔东社区的至尊门第小区,记者看到该小区公共区域内滞留两年多的建筑垃圾已清理完毕。据小区居民反映,原本无人处置的建筑垃圾除有碍观瞻之外,还容易滋生四害,影响日常生活。

“面积70平方米的违建被拆除后,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一直困扰多方。”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媒体介入曝光之后,建筑垃圾得到了清运,居民纷纷称赞。小区业主于女士还特意为前埔东社区送去印有“思民生、解民难,做实事、暖民心”的锦旗。

据了解,该问题经过厦门电视台二套《特区新闻广场》“不文明曝光台”专栏的跟踪报道之后,城管执法部门、街道社区也明确了相关责任,并探讨类似问题的处置解决方案。由此,报道不仅曝光了不文明现象,帮助社区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更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在翔安明发半岛祥湾小区附近的空地上,有人搭起了“雨棚”卖菜,俨然形成了临时菜市场。附近居民介绍,“雨棚”市场因缺少管理,导致摊贩随意搭建“雨棚”,高峰期现场有近百个摊位,存在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等现象,对周边的交通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雨棚”市场的不文明现象,通过“不文明曝光台”专栏曝光之后,翔安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清理整改,并引入专业管理公司,完善配套设施、引导摊贩有序经营。

除了推进相关久拖不决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整改,“不文明曝光台”专栏还聚焦背街小巷环境、农贸市场管理、文明交通出行、“门前三包”落实等主题。专栏组安排团队责编、记者及摄像固定负责专栏内容生产,从线索收集到深入调查走访,再到后期编辑,对新闻生产全流程进行把控,直击城市的不文明痛点,并积极推动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断助力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数据

103条曝光新闻

《特区新闻广场》“不文明曝光”专栏,已持续采编播发相关曝光新闻103条,栏目每周固定播出,观众已形成一定收视习惯。专栏的每一条新闻都直指问题,相关久拖不决的不文明乱象在节目曝光后得到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