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看系列报道《潮头》。站在大陆对台交流合作最前沿,厦门始终牢记嘱托,致力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想台胞之所想,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融入厦门,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系列报道《潮头》今天播出最后一集,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群扎根海沧基层的台青社区工作者,看看他们如何在乡野中筑梦,与大陆同胞一起融合发展、建设新家园。

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海沧区青礁村如今变了模样。红瓦白墙的古厝连片成群,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这一切的改变,要从一群台湾同胞的到来说起。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佩珍:我是2014年的时候来厦门,然后第一个到的农村点是(海沧区)青礁村当时的第一个感受是觉得这好像是我以前外婆家,然后再入户去发掘这些文化历史 跟村民去聊天,了解他们的迁徙脉络,才知道青礁村是颜思齐的故里,所以这一份渊源,我就觉得是两岸同宗同源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来自台湾宜兰的李佩珍初次来到厦门,是和工作团队一起参与海沧的乡村改造项目。项目结束后,伙伴们陆续回了台湾,李佩珍却被厦门这片土地黏住了,一待就是八年。闲置土地变身城市菜地,引进台湾观光工厂、开设民宿,往日的“空心村”恢复了活力。李佩珍把在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 一点一点“移植”到了海沧的农村。

厦门市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佩珍:(村民们)就说老师如果你走了我们怎么办那时候我就跟朋友开玩笑说这边的土地太会黏人了。

“先造人再造物”,村里的不少年轻人改变了游手好闲的毛病,一起参与到家乡的公众事务,他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乡村面貌。李佩珍把在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 一点一点“移植”到了海沧的农村。

芦塘书院原本是设立于海沧陈氏家族祖祠内的“芦塘学堂”,抗战时期还曾作为青礁小学的临时办学场所。李佩珍带领村民修复古厝、复兴书院。在一同梳理村庄历史资料、寻访先人遗迹的过程中,也唤醒了被淡忘的乡愁记忆。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佩珍:芦塘书院在改造的时候,村民知道了我们要建立“四点钟学堂”后来村民就捐地给我们作为耕读文化广场。所以这个变成说,是村民的一个积极带动,然后接着村庄在做这个美丽庭院的改造,就有村民更乐意一起参与,这是正能量的辐射的作用。

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芦塘社 林亚花:(为什么要让这个地?)高兴呀。 (以前)哪里都是草,哪里都是土,很不好,汽车也没地方停,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发展,发展到这么好。

把村民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变成建设家乡的长久动力,这就是李佩珍的“培根计划”。古厝荒地被活化利用,近年来,先后有40多位台胞在李佩珍的带动下,来到海沧区基层工作,这其中,有刚从高校毕业的“90后”追梦青年,也有携家带眷跨海而来的寻根台胞,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团队。2019年,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成立了,这是大陆第一家由台湾青年组成的非公募慈善机构,成员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台青社区营造员。

做了半辈子环卫工人的陈阿姨,万万没想到自己退休了还有新身份:村庄“代言人”。她和姐妹们一起组成了“彩虹妹妹”导览队,有客人来参观,她们就充当导游和讲解员。

海沧区东孚街道过坂社区后坑社 陈英:一般的老人在农村没走出去过好像普通话说得不好都不敢出来 现在被他们开导了,有自信了。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社区营造员 童韦谕:她们对于家乡很有认同感 也了解村庄的在地事务 所以我们把她们组织起来刚开始不是这么有自信 透过我们的一场场培训 带她们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有一些阿姨她已经可以接100人的一个团队她们可以讲得有声有色

过坂“彩虹妹妹”、芦塘“爱心妈妈”、赤土“开心婆婆”……李佩珍说,她们都是“培根”的“秘密武器”。农村的妇女能“走出小家、共建大家”,难能可贵。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佩珍:随着空间改造的同时,人的精神文明也要提升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村庄“内外兼修”逐步推进,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打造出了餐饮、研学、观光、文创等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因地制宜找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洪塘村赤土社曾是远近闻名的稻香村。台青社区营造员们将这里的稻米打造成了一个文创品牌。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社区营造员 王嘉麟:先由合作社慢慢地去触及到很多人(农户)我们会打造一个平台然后这些伴手礼也可以透过这个平台,可以(被)看见未来我们不只是稻米,我们可能会链接到赤土当地各种各样的农户。

七色豆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文考:把旁边的或者我们这个村庄的很多已经抛荒的这些田地,把它们一起利用起来再复耕这两年他们(台青)对我们这个村庄贡献很大,他们都是默默付出的,来到我们这个地方真的现在都对他们也是当作一家人的。

近年来,台青社区营造员们还融入了祖国的大西部。在厦门对口帮扶的甘肃、宁夏,他们见识了推进三十多年的“希望工程”,结识了高山上奉献青春的教师;更见证了“闽宁协作”让当地群众在“异地搬迁村”中建设出“日久他乡是故乡”的新天地。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社区营造员 童韦谕:我从2020到2021待了一年,然后在2022年我又再去了一次,中间时隔一年多,但是其实所有的村民我去的时候他们都还认得我,并且知道我的相关的饮食习惯刚开始原本是几个硬件空间做一个盘活,到后来整个村容村貌包含“白改黑”以及墙面都已经做了更大的改善,然后村民也更参与进来。

在采访过程中,台青们常常会说起一句话,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园。“培根计划”不仅让村民扎下对家乡文化自信的根,更让台湾青年扎下对这片土地认同的根。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社区营造员 庄莉:两岸一家亲,我也算是两岸融合的先试先行,嫁到这边我觉得挺好的因为也都是闽南人,健保福利医保这一块的福利其实也蛮好的也可以体验到了厦门这几年的一些经济的飞速成长,我觉得都挺大开眼界。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社区营造员 王嘉麟:其实我倒觉得我们是被宠的,被捧在手掌心的孩子教育、住房、就业这个就是很大的福利了,还要多好的福利,我还是觉得政府照顾我们的已经是非常多了。

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佩珍:台湾青年到这里也不再是一个猎奇的心态去看,是真的他觉得考虑到我未来要在这里扎根的真的是开启自己的第二个人生,什么样的一片土地会让我们开启自己的另外一片人生,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在一块的。

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厦门始终敞开真挚怀抱,与台胞共迎时代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厦门也正在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家园,对于广大台胞而言,是乡愁,是牵绊,是舞台,也是港湾。厦门想台胞之所想,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了更多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也汇聚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更大力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永红:我们厦门(经济)特区,它就可以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先行示范区这么一个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同等待遇政策措施,真正要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发展更多的是要促进经济融合发展,跟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相互互动的一种促进关系,这样才最终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愿意走到一起,这才是我们的初心。

系列报道《潮头》到今天为止就告一个段落了。在六集的报道中,我们用故事见证了十年来厦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铿锵脚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厦门勇立潮头,更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新路、做示范,这是城市使命,更是特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