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要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年来,厦门牢记总书记嘱托,大胆探路、勇当先锋,发挥自贸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记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牢记总书记嘱托,厦门始终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区位和政策叠加优势,加快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去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超8800亿元,增长27.7%。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达到了28.7%。

在厦门的“经济版图”中,港口撑起了全球货物贸易的大部分份额。其中,“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是连接厦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重要纽带。在海天码头,从东南亚远道而来的“长锦大西洋”号正在靠泊作业,装卸完500多个集装箱后,它将前往航程的目的地—韩国釜山港。随着航线队伍的不断壮大,如今每天都有5艘左右“丝路海运”船舶挂靠厦门港。截至目前,“丝路海运”共开通了86条航线,通达全球29个国家的100多个港口,累计开行超7000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万标箱。

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南:去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箱难求、一舱难求,我们通过“丝路海运”平台我们联盟成员优势,通过调用空箱,加密航线,来对整个行业经济,对整个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多的一些支持。现在正在建设“丝路海运”信息化平台,为我们的进出口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丝路海运”品牌的带动下,去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箱,排名有望升至全球第十三名,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这些成绩背后,是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服务,不断助推厦门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厦门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厦门自贸片区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推动企业建设供应链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预计到今年7月,将累计兑现扶持资金超过700万元,惠及企业约40家。眼下,不少企业推出的创新服务已经落地并取得实效。比如象屿股份就打造出“屿链通”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因为征信、资质,以及抵押货物监管等原因,难以从银行贷款的问题。通过建设可视化数字化仓库,实现对货物入、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搭建起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可信数据桥梁。目前,平台已与交通、建设等多家银行实现了系统的互联互通,其他银行也正在陆续对接中。

象屿股份总经理助理、象屿速传总经理 孙刚:当客户在我们的“屿链通”平台上递交了质押融资申请,象屿股份就会将电子仓单及相关信息推送给银行,全流程最快能在10分钟以内实现放款。放贷后,客户和银行还可以在线随时查看存放在象屿股份数字化仓库的货物,确保货物安全可控。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金融专才 陈新忠:供应链这块业务,主要能够起到核心企业带动供应链上面的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继续)推动供应链金融在自贸区里面的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取得融资,把它业务做强做大。

一年来,厦门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成功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等系列活动,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134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98%的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超90%的事项全程网办;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厦门市包容普惠创新专项提升实施方案》,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已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第一。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许志端:厦门要建立“五中心 一基地”,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能够取得竞争优势,打造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有更好的供应链治理体系,尤其是在强链补链延链固链这些方面,(政府)应该都还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