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厦门正式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一座座岛外新城拔地而起,产业、商业、人气都不断集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岛外新城,未来又将创造什么样的“产城人”融合新画卷呢?今天的《厦门,向未来》系列报道。我们就跟着记者,从起点,开始展望。

262米,这是岛外第一高楼的高度。我身后的诚毅国际商务中心,11年前,还只是一片黄土地,集美新城的奠基仪式就在这里举行。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第一座新城,“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十年积聚成城”,集美新城,做到了。走,一起进去看看。

集美新城核心区公建,在这里,一览无余。园博苑、嘉庚剧院、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吃、住、行、游、学,你关心的,新城都有。从这个方向看过去,正在建设当中的白鹭西塔,未来的高度将超过现在的“岛外第一高楼”。它就位于“厦门硅谷”——软件园三期。

人才、技术、资本,都在这里汇聚,软件园三期已累计招商企业数4851家,员工近5万人,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以重点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目前,集美新城正围绕软件信息业、商务商贸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文化演艺与旅游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引进优质项目,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的磁吸效应正日益凸显。

产业持续赋能,配套日益完善。集美新城,奏响了跨岛发展的先声。伸拳成掌,不止集美。“产城”融合发展,岛外其他新城,也接连按下了建设快进键。

看到我玩的这个,就知道我来到了一家科技企业。别看这里只有一台显示屏,背后的SaaS技术?可以为青少年运动提供更多数据支撑,为科学运动赋能。

今年,网易厦门数字产业中心正式落地环东海域新城美峰创谷,目前,已经有36家这样的科创团队入驻网易。在“创谷”,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创意,被孵化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爆款”。

实际上,在环东海域新城,除了“创谷”,还有“智谷”和“云谷”,“三谷”齐发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地,助力新城完成固投近3000亿元,而作为“厦门科学城”的核心区域,未来,环东海域新城将在信息研发、高端制造以及新经济、旅游度假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四位一体”,齐头并进。

产业兴旺,更要宜居宜业,绿树成荫,花香阵阵,你能想象,我脚下的这块土地,全部是由清淤产生的淤泥和土方吹填而成的吗?这里是马銮湾新城,眼前的这3座生态岛,绿化面积将近14万平方米,就像新城“绿肺”,展现着新城的生态高颜值,依托现有的山、海、湿地生态资源,马銮湾新城规划的水体和绿化总面积将超过1800公顷,相当于4万多个标准篮球场。绿色生态,就是岛外新城的最美底色。

新城的“颜值”不断提高,公共配套也在不断完善。我身后的东瑶安居房(一期)最近刚刚完工,未来,将有1100多户家庭在这里安家。走出家门,就是地铁2号线东瑶站、东瑶小学和马銮湾医院,这样“面面俱到”的公建配套,您羡慕吧?

再把目光转到东部体育会展新城,这里的建设场景同样火热。新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主体钢结构最近刚刚顺利封顶。明年建成后,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体育馆,2023年,它将迎来第18届亚足联中国亚洲杯足球赛。亚洲杯只是暖场,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国内外赛事、展会在这里举办。乘着体育和会展产业发展的东风,未来的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不仅可以领跑翔安的发展,更将为厦门的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一面是大海,一面是新城,跨岛发展,撑开了厦门岛湾一体、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格局,近20年来,厦门城市建成区扩大了4倍多,生产总值增长了9倍多,岛外的几大新城片区,十年来人口净增长达到163万人。以城聚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未来的厦门,也将从这些新城摸高起跳,焕发出更大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