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厦门的第一班地铁,由厦门本岛向岛外北部区域辐射,成为一条跨越海峡的城市快速通道。这列开往春天的地铁,宣告着厦门从此迈入轨道交通新时代。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迁: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仅是交通,更大的是引领了整个厦门未来发展的方向。

厦门岛地处中国东南一隅,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曾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最大掣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再次奏响凯歌。从开工到正式通车,不到4年的时间,厦门地铁1、2、3号线已成网运营,总运营里程98公里,工作日日均客流达56万人次。到2035年,厦门将规划修建12条轨道线路,总长度达493公里,形成“连四区、环两域,四主四快”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当年,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厦禾路,既是交通生命线,也是工业集中区、居民聚集区,一度成为厦门城市发展的瓶颈。1993年7月1日上午10点,伴随着震动全城的一声轰响,厦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旧城改造拉开序幕,由此也吹响了厦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号角。

一年之内,这条十里长街打通了“任督二脉”,宽度从平均13米拓宽到50米,5000多户拆迁住家喜迁新居。改造的不只是一条路,还有数十家厦禾路沿线工厂的易地搬迁,以此为契机,一大批国营骨干老企业获得新生。

厦船重工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章韬:1993年我们船厂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从厦门的厦禾路异地搬迁到海沧区的排头路。新的厂区有50万平方米左右,拥有1.5公里的深水岸线,现代造船模式的布局,形成了从建造千吨级轮到建造出口万吨轮的发展跨越。

如今的厦船重工,已成为海沧湾畔一道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城市腹地的全速拓展,和旧城改造的持续深入,以厦船重工为代表的众多厦门企业从岛内向岛外转移,不断朝更高层次、更大空间、更深领域转型升级。

厦禾路改造的“城南旧事”,奠定了厦门市区的基本格局。以此为起点,厦门岛内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到了世纪之交,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命题,即岛内外发展的严重失衡。如何突破岛域经济的桎梏,向更广阔的海湾与大陆延伸,关乎这座城市的未来。

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调研,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如何跨越这片海湾、拓展岛外城市空间、扩大经济腹地,成为厦门跨岛发展的关键所在。

海沧大桥,这座代表着20世纪中国桥梁最高成就的跨海大桥,让曾超成长为总工程师。而跨海也成了他二十几年来职业生涯的唯一命题。进入新世纪,翔安隧道、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三大跨海工程同步建设。

厦门路桥集团副总经理,曾超:这三个大工程同时开展建设,说明整个厦门的建设对跨岛通道的需求。同时在做三个这么大的工程,在国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历经4年6个月的海底奋战,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完成最后的海底大穿越。随着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的相继落成,厦门形成了“四桥一隧”的跨海格局。2021年6月,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通车,成为厦门跨岛“扇面”上的又一根“扇骨”。

路到哪里,城就在哪里。有着百年历史的同集路,历经多次改造,见证了岛内外大交通的嬗变。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岛外农村地区由此快速崛起。

伴随岛外大开发的脚步,从2015年开始,厦门市委、市政府投入20亿元集中治污,在农村沿线水流,建设安全生态水系。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综合管廊也陆续在岛外的地下空间铺开,高效保障城乡水、电、通信等“生命线”的安全运行。协调发展的宏大格局,逾越了千百年来横亘在岛内外的天然鸿沟,一项项重大决策以大气的手笔谋篇布局,为这片土地开拓出全新发展机遇。

作为跨岛发展的第一站,集美新城以“一年拉开框架、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速度不断发力,成为厦门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

这是金龙客车位于厦门集美汽车工业城的厂房,也是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跨岛发展让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8年7月4日,由金龙客车和百度联合打造的阿波龙客车量产下线,成为中国首款量产的L4级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诠释了自动驾驶的“中国速度”。

金龙汽车集团董事长,邱志向:2006年我们从岛内搬迁到灌口的生产基地,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产值从原来的七、八十个亿,现在已经增长到近300亿元。

产业结构跨岛升级,公共服务跨岛覆盖,生态建设跨岛推进,人文内涵跨岛提升。这场此起彼伏的跨岛接力赛为构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注入了强力动能。

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岛内重点是发展科技创新、金融、商务商贸、文化、旅游会展,还有总部经济这些产业。岛外重点是发展先进制造业,航运物流、都市现代农业这些产业。引进一批高能级的企业项目,形成了岛内外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2021年9月,翔安大桥海中区正式进入上部结构装配化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通车的翔安大桥,也将成为通往翔安新城的第二条跨海东通道。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和主力军的翔安,厦门新机场、东部体育中心、新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已成为强劲的新增长极。

2021年11月,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白海豚游泳馆钢结构顺利封顶,白鹭体育场、凤凰体育馆和白海豚游泳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单体体育馆,“一场两馆”的新城地标,已跃然而起。厦门新机场工程也开始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预计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500万人次,同期规划的临空产业园区已生成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一座未来的航空新城、产业新城、体育会展新城正崛地而起。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跨岛发展蓝图,厦门的城市框架快速向整个海湾和滨海平原拓展。翔安新城、马銮湾新城、环东海域新城展开了厦门跨岛发展的东西两翼,“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已初步显现,人文美、自然美、产业兴,曾经的“处女地”,蜕变为“新客厅”。

2021年1月,《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未来厦门将深入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强化“集约高效、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以“城市中心再造”为目标,更大力度推进岛外大发展,更高品质推动岛内大提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特区初创的2.5平方公里到一座海湾大城,一根根庞大的血管,为厦门这个激情跳跃的“心脏”输送着源源不绝的动力。在跨岛发展、产城融合的大战略引领下,一个“大而强”的美丽厦门破茧成蝶。人口在这里集聚,财富在这里涌流,智慧在这里迸发,产业在这里腾飞,“一环数片、众星拱月”,这条壮丽的跨海彩虹正环绕海城,绵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