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来,厦门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不断深化绿色发展。如今,“高颜值”已然成为厦门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海上花园的绿色大门向五洲四海敞开,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天(22日)的《敢勇争先铸辉煌 乘风破浪开新局》,我们一同走进厦门的绿色之门,关注厦门如何以一系列生动实践,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记者 刘晓俊:繁花绿叶相伴四季,公园之门随处可见,绿色无疑是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城市底色。如今在厦门,160多座公园星罗棋布,人均绿地面积从1981年的1.79平方米提升到14.6平方米,相当于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居民们正在享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诗意生活。我所在的东坪山公园,正是厦门“还绿于山林、还绿于人民”的生动体现。

车门打开,登上这辆穿梭于东坪山间的纯电动客运巴士,沿路繁花在窗外盛开,盎然绿意尽收眼底。在东坪山的改造提升进程中,不仅从“看山望海”景点建设上下功夫,全线清洁能源车型的投用,更是片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细微彰显。

客运专线巴士司机 王勇志:都是纯电动的,电车本来就是零排放的,又没有尾气的。

除了引入纯电公交车,盘山公路两旁的四百多盏路灯同样“暗藏玄机”,这些太阳能路灯会根据时间和光线自动调节照明亮度,达到节能效果。作为厦门岛内的“城市绿肺”,东坪山片区在整治提升工作中,从交通、能源、废弃物处理等多维度入手,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绿色并行的创新之路。

思明区东坪山发展提升一线指挥部工作人员 陈林:打造成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我们东坪山筑就绿色之门的生动体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提升,2020年我们的降碳潜力值增加到了105吨,通过减碳、到零碳,再到增汇,来实现我们近零碳排放的理念。

改变不仅发生在东坪山,漫步山海健康步道、筼筜湖畔、海沧湾旁、滨海旅游浪漫线……满目郁郁葱葱,都是厦门久久为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去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绿化覆盖率达45.5%,生态文明指数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记者 刘晓俊:走过抬眼见绿的城市公园,来到海风吹拂的集装箱码头,如今,在繁忙的港口,电力正成为引领能源转型的绿色引擎,告别了柴油味,岸边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在实现高压岸电系统全覆盖的远海码头,当大型船舶停靠在码头时,不再使用船上的燃油发电机,而是接入码头供电系统。岸电系统改造后,远海码头成为国内第一个全电动、零排放、全自动码头,每年替代燃油消耗3857吨,减少碳排放量超万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如今,厦门港正在全方位推进“电能替代”战略,目前,高压船舶岸电系统已投用近20套。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集海客服中心三级职员 郭航宇:通过加快电能替代,服务绿色港口建设,筑牢绿色之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精准赋能。

记者 刘晓俊:去年,厦门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0.648吨标准煤下降到0.240吨标准煤,万元GDP耗电、耗水也大幅下降,能源资源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构成了高颜值厦门的城市底色。走进ABB厦门工业中心的大门,我们去看看这家与特区共同成长的企业,有着怎样的绿色发展秘诀。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引进的世界五百强企业,ABB正在探索和厦门同频共振的绿色发展之路,他们发布《ABB电气碳中和白皮书》,聚焦园区、建筑、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建设智慧能源管理中台,助力企业实现40%电力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碳排15000吨。

ABB电气中国区总裁 赵永占:我相信绿色之门就是,将来我们到厦门用的电,用的所有能源都是绿色的,“双碳”目标的提出,跟我们在厦门相关的产业是高度契合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厦门的这一些产业,能够支持到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实落地。

记者 刘晓俊:打开这一道道绿色之门,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人居之美、文明之美惊艳亮相,共同绘就美丽厦门的崭新画卷。肩负着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多项闪光荣誉,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厦门还将继续落实新发展理念,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格局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