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厦门市如何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弘扬特区精神,当好改革先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厦门力量?12月18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接受福建日报记者专访。(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记 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福建产业和创新的主阵地,厦门将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产业支撑?

崔永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是支撑。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厦门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基于厦门的战略定位、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为我们精准选定的主攻方向。目前,厦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4%,千亿产业链达到10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全面激发区域创新力。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引擎作用,加快厦门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二是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重点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以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产业,提升金融、软件信息、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全面打造产业集聚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创新招商引智机制,引进更多产业链头部企业和关键环节项目,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厚植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优势。

记 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福建考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其中就包括希望福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厦门将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崔永辉: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曾旗帜鲜明地强调:“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厦门要“当好改革开放先锋”,这既是全省发展所需,也是特区使命所系。我们将树立更高标准,主动创造更多机遇,奋力走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最前沿。一是大力弘扬特区精神。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为新起点,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进一步传承弘扬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少说多做、干在实处,坚决扛起新时代经济特区新使命。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更高站位谋划和推动中央、省委赋予厦门的重大改革创新任务,着力打造更优的法治生态、创新生态、人才生态,以改革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三是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打造金砖创新基地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档,加快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加快把厦门打造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整治,筼筜湖已变成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城市会客厅”。(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记 者:“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发展方向。纵深推进跨岛发展战略厦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接下来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发展?

崔永辉:“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厦门量身定制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施近20年来,厦门的发展格局极大提升,岛外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分别增加到56%、59%,岛外地区生产总值已接近全市的50%。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岛内非核心功能加快疏解,初步形成了科创、金融、总部经济等高能级都市核心产业体系;岛外各新城片区成型成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出岛通道由3条增加到“四桥三地铁两隧一海堤”10条,岛内外心理藩篱极大消解。公共服务均衡覆盖,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加速向岛外布局,岛内岛外、城市农村的差距显著缩小,真正做到了“跨岛发展天地宽”。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厦门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跨岛发展为延伸,进一步跨出本岛、跨出厦门、跨越海洋,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作出更大贡献。一是纵深推进跨岛发展,加快打造岛外新发展极,做强岛内城市“主核”,不断提升城市格局、优化发展质量。二是进一步强化湾区意识,以“厦门湾”为纽带,以厦漳泉都市圈为重点,加快闽西南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防联治等取得更大实效。三是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四是加强与东南亚、“海丝”沿线、金砖及“金砖+”国家的合作,强化高新产业集聚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记 者: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在特区建设40周年的新起点上,持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厦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崔永辉: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是厦门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使命。40年来,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新起点上,我们将围绕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一是在深化经贸往来上再发力。发挥台商投资区功能,增强优势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协作。全力办好两岸重大经贸交流活动,支持在厦台企增资扩产、转型升级和在大陆上市。二是在推动应通尽通上再发力。加快厦金通电、通气、通桥等项目厦门侧建设,推动厦金率先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两岸直接往来便利化水平,打造两岸人流、物流最便捷通道。三是在落实惠台政策上再发力。积极拓展同等待遇广度深度,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就学就业创业,吸引更多台胞在大陆追梦、圆梦。四是在增进情感融合上再发力。不断提升海峡论坛等交流活动实效,深化民间基层交往,力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片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发挥对台先行先试作用的重要窗口。(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记 者:我省提出,今后五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在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厦门有哪些举措?

崔永辉: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市。一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坚持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新机制,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让在厦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富足生活。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未来五年,厦门将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2万个,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新增供应保障性住房29万套,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群体住房需求将更有保障。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记 者:围绕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厦门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

崔永辉:多年来,厦门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努力当好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新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厦门恒久的骄傲。一是持续抓好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高标准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碳汇能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和节能环保型产业,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强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联创,完善生态目标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切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